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演唱渊源及发展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演唱渊源及发展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演唱渊源及发展(一)昆曲演唱渊源昆曲演唱的重要形式——依字行腔及其丹田气的使用,都来源于它诞生之前的时代。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使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从而有了“昆曲”之称。四声、反切最初的用途是佛教吟诵,但很快便被俗乐演唱所借鉴。如此说来,昆曲的演唱技巧源于唐乐可信。演唱用嗓进一步细化,生旦等角色用嗓已经有约定俗成的不可更改的规定。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演唱渊源及发展

一 演唱渊源及发展

(一)昆曲演唱渊源

昆曲演唱的重要形式——依字行腔及其丹田气的使用,都来源于它诞生之前的时代。水磨腔的提法也是从元代乐府北曲中来。至于昆曲的角色[2]用嗓情况的具体演变,则有待进一步考究。

1.水磨调

根据俞为民著《昆山腔的产生与流变考论》可知,元代有两种昆山腔:一种是顾坚等文士创立的清唱昆山腔;另一种是民间艺人创立的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将清唱的昆山腔引入了剧唱昆山腔,促成了演唱方式的改变。演唱方式的改变引起了南北曲曲体的变异,使昆山腔的曲体指义增强,从而有了“昆曲”之称。而这时的“昆山腔”或“昆曲”,实已超越了昆山一地的限制,流行南北,成为全国、全民族的“曲”。

以顾坚为首的文士集团创立的清唱昆山腔,主要是将元杂剧依字声行腔的演唱方式移植到了原本以腔传字的南戏昆山腔上。元代的乐府北曲的演唱采用切音的方法,把单音节的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来唱,并与缓长的腔格相配合,这种演唱方法在当时被称为“磨调”。元萨都刺诗云:“吴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其中提到的“水调”,指义应与“磨调”、“水磨调”相同,即是指唱腔的细腻婉转。……而这种“水调”或许正是顾坚等人所创立的昆山腔,也是将昆山腔称之为“水磨调”的最早出处。[3]由此可见,这“水磨腔”有了三个指义:其一,它在元代乐府北曲中早已存在;其二,顾坚把它移植入清唱的昆山腔;其三,顾坚文士集团之后的魏良辅创作群体把它移植入剧唱的昆山腔。(www.xing528.com)

2.啭 喉

根据康保成著《从“啭喉”看昆曲的发声技巧及渊源》可知:歌唱时气发丹田,将四声与切音有机地结合起来,唱好每个字的头腹尾,把一字一音唱成一字多声,同时注意字与字之间的从容过渡与衔接,做到“声中无字”,听起来悠扬婉转,这就是啭喉。实际上,啭喉的发音技巧和水磨腔的提法是一致的。康文还指出,啭喉的技巧在唐代已有,并可上溯到佛教的转读、转变、转经,转的意思是声母与韵母的辗转拼合。汉语的反切和等韵理论,从术语到内涵,都从古印度语得到了启示。四声、反切最初的用途是佛教吟诵,但很快便被俗乐演唱所借鉴。如此说来,昆曲的演唱技巧源于唐乐可信。

(二)角色多样化用嗓的出现和完备

从17世纪初(1621)到18世纪初(1722),史学家把这一百年称为昆剧的明清易代时期。这个时期,传奇正生的地位被小生替代,而且发展并运用一种特殊的假嗓。这标志着昆曲角色用嗓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开始。清代乾嘉时期,昆曲折子戏代替了全本戏在社会上流行,剧本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增强,表演艺术出现了新的高峰。该时期,行当已经齐全,角色包括副末、老外、老生、官生、小生、大面、白面、二面、小面以及旦角等七种。角色表演讲究细化、精益求精,折子戏出现并被历代艺术家打磨成精品。演唱用嗓进一步细化,生旦等角色用嗓已经有约定俗成的不可更改的规定。乾嘉时期,掀开了近代昆剧的新页,我们目前看到的昆剧,绝大多数和这个时期相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