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旦角嗓音的变化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旦角嗓音的变化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昆曲旦角用嗓演唱的变化近现代以来,昆曲的整体状况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表现在演出场次大量减少、演出剧目减少、演唱速度加快、演员练唱时间减少和演员综合素养下降、重声的趋势明显等。然而,技巧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没有一次次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是难以造就一流的昆曲演员的。近现代昆曲演出剧目减少的结果是舞台演剧的单调化,同时也带来昆曲各家门行当的不整齐或缺失,演唱风格出现变异和演唱水平下降等。

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旦角嗓音的变化

四 昆曲旦角用嗓演唱的变化

近现代以来,昆曲的整体状况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表现在演出场次大量减少、演出剧目减少、演唱速度加快、演员练唱时间减少和演员综合素养下降、重声的趋势明显等。其中旦角的情况也是如此。

(一)旦角演员在舞台上演唱实践减少

在明代,大江南北甚至边疆地区都有昆曲。有官办的戏班、民间职业戏班,还有私人家班。胡忌等在《昆剧发展史》一书中讲道:“除掉一些道学家以外,居住在南京、苏、常、松、杭、嘉、湖等各府县地区的官僚、士大夫、地主、富豪,很多人家都有家庭昆剧戏班。”[19]书中引用《消夏闲记摘抄》中的一段话描写苏州清代雍正年间演剧盛况:“戏馆数十处,每日演戏,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20]当时人们对昆曲的热爱达到如痴如醉的疯狂程度,一些人几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终年宴饮观剧。老百姓也是如此,有“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著名的苏州虎丘山曲会等昆曲集会活动。总之,在昆曲鼎盛时期,大街小巷日日都可听到幽兰雅韵、国乐飘香的昆曲。昆曲演员几乎天天都要登台演出或自己习练技艺,在这种氛围下,他们(也包括太监等)不可能学不到精湛的歌唱技巧。

在现代,昆剧团的演出是很少的,一年的演出场次屈指可数。然而,技巧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没有一次次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是难以造就一流的昆曲演员的。还有就是昆曲演员在现代社会是很繁忙的,周世瑞老先生说:“梅兰芳盖叫天把练功唱戏作为修身养性,现在的昆曲演员能有三分的时间用在戏上就不错了。”[21]

(二)演出剧目减少

《昆剧大辞典》所列昆曲传统剧目昆唱杂剧17出、《南曲戏文》9出、明清传奇133出、俗唱戏目87出、新编新排剧目304出,以及昆班开场戏存目、金华昆班戏目和婺剧、瓯剧、川剧、滇剧、河北梆子、晋昆、京剧等剧种中的昆腔戏等,不计其数,现有很多都听不到了。一般演出的剧目折子戏基本上各昆剧团不超过200折,浙江昆剧团是这样,其他昆剧团的演出剧目虽然会有所不同,但也多不到哪里去,大家基本上演得多的还是群众熟悉的几出折子戏。当然各个昆剧团近几年都有保护整理折子戏的计划,比如浙昆的“新松计划”等,但保护昆曲遗产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近现代昆曲演出剧目减少的结果是舞台演剧的单调化,同时也带来昆曲各家门行当的不整齐或缺失,演唱风格出现变异和演唱水平下降等。(www.xing528.com)

(三)演唱速度加快

旦角和其他角色一样在演唱速度上存在加快现象,表现为原文念白数量减少、段落删减、停顿次数减少、音乐间奏省略等。下文以《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和【好姐姐】(见谱例10)两个曲牌唱腔为例,说明一二。

梅兰芳(电影资料)演唱这一段,用时5′40″,杜丽娘演唱中间春香念白:“小姐随我来呀”、“那是青山”、“那是杜鹃花”、“这是荼縻架”、“是花都开,那牡丹还早哩,小姐,你看莺燕叫得好听呀”和“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縻外烟丝醉软”。演唱“那荼縻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一句中间有一句念白和伴奏音乐。

张继青(电影资料)演唱该段用时4′52″,春香念白比梅兰芳版中春香念白少了一句,两个间奏音乐都没有使用。

青春版《牡丹亭》沈丰英演唱该段用时4′50″,春香念白比梅兰芳电影版少了一句,中间也无间奏音乐。

谱例10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好姐姐】片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