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旦角使用嗓技巧分析

昆曲旦角使用嗓技巧分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昆曲旦角的用嗓方法刘海燕在《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闺门旦的演唱艺术》一文中,把闺门旦的用嗓归结为凤音、云音、鬼音、橄榄腔和转喉等方法。下文主要谈一下旦角演唱中的擞音。(一)擞音擞音是旦角演唱的基本润腔手段之一,昆曲界称为擞腔。直音就是被昆曲界所批判的“汽车拉笛”,只有大嗓门,听起来没有韵味。另外,擞音除了旦角外,在生角和其他角色中运用也是不少的。

昆曲旦角使用嗓技巧分析

二 昆曲旦角的用嗓方法

刘海燕在《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闺门旦的演唱艺术》一文中,把闺门旦的用嗓归结为凤音、云音、鬼音、橄榄腔和转喉等方法。本人曾经讨教昆曲专家周世瑞,问他在昆曲里是否有凤音、云音和鬼音之说,他说没有听说过。这些说法在京剧里有,比如程砚秋就擅长发鬼音,发音时声音打在软腭上发出略暗而又幽咽的声音。但是如果在昆曲中没有这些名词借用京剧的名词说明发声问题,本人也赞成的。下文主要谈一下旦角演唱中的擞音。

(一)擞音

擞音是旦角演唱的基本润腔手段之一,昆曲界称为擞腔。擞腔就是在一个工尺谱(一个音符)下面加一个“\”这样的符号(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后擞腔标记是在该音符上方标一个波音记号),这个音符就要多唱三个音符,加唱的三个音符的第一个音符必须比该音符高一个全音,第二、第三个音符就是该音符原音。擞音的作用就是使唱腔摇曳多姿、婉转动听,个人认为擞音应是相对于直音而言的。直音就是被昆曲界所批判的“汽车拉笛”,只有大嗓门,听起来没有韵味。所以在演唱擞音时,喉器官首先要稳定,唱准字的韵,拖住气息,不能太虚,每个音符都应交代清楚。俞振飞说:“擞腔就是古人所谓‘迟其声以媚之’,唱时要运用面颊和下巴这两个部位,若只用喉部来颤动,就唱不圆,也失去了字准腔圆之意。”[16]只有这样运用擞音才能使唱腔有锦上添花的感觉

如《牡丹亭・游园》【步步娇】中“袅情思吹来闲庭院”的“院”字,腔格为“四上尺\上”,其演唱效果就如上所说。

谱例5 《牡丹亭・游园》【步步娇】片断

演员在演唱擞音时,每个人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牡丹亭・游园》【醉扶归】中,“……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中的“惊、月”两字(以梅兰芳演唱为例)有三个擞音,“惊”字两处擞音都只在波音记号下面的音上,本音和上方音交替出现;“月”字和上例中“院”字的演唱处理相同(见谱例6)。

谱例6 《牡丹亭・游园》【醉扶归】片断(www.xing528.com)

梅兰芳实际演唱效果见谱例7。

谱例7 《牡丹亭・游园》【醉扶归】片断

(二)擞音与迭腔相连

昆曲大师俞振飞说:“在曲子中,有时迭腔下面连唱擞腔。这种迭腔总是四迭腔,唱法是把四迭腔唱出前三迭,然后用擞腔来代替第四迭。”[17]如《玉簪记・琴挑》【朝元歌】中,“一番花褪”的“番”字和《渔家乐・藏舟》【山坡羊】中,“难言”的“难”字前半部分腔格都是这样唱的。见下面两个谱例:

谱例8 《玉簪记・琴挑》【朝元歌】片断

谱例9 《渔家乐・藏舟》【山坡羊】片断

本人对《牡丹亭》中《游园惊梦》、《寻梦》和《拾画、叫画》中的擞音做了一下统计,发现一共有74个左右的擞音(包含生角柳梦梅的唱腔);擞音基本上都不是在腔首音,而是在行腔过程中演唱。因此,运用擞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美听和描景抒情。另外,擞音除了旦角外,在生角和其他角色中运用也是不少的。相比较而言,北曲用擞音在数量上又少于南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