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脚定义与特性-C51单片机高效入门

引脚定义与特性-C51单片机高效入门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CS-51系列单片机最常见的封装为40引脚双列直插式,其中许多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尤其是P3口。其引脚如图2-4所示,它的引脚按照功能可以分为4类:电源类引脚2个,时钟类引脚2个,并行I/O类引脚32个,控制类引脚4个。

引脚定义与特性-C51单片机高效入门

MCS-51系列单片机最常见的封装为40引脚双列直插式,其中许多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尤其是P3口。其引脚如图2-4所示,它的引脚按照功能可以分为4类:电源类引脚2个,时钟类引脚2个,并行I/O类引脚32个,控制类引脚4个。

1.电源类引脚

VCC(引脚40):电源输入引脚,输入额定的工作电压;

GND(引脚20):电源接地引脚。

2.时钟类引脚

XTAL1(引脚19):振荡电路输入端,连晶体振荡器

XTAL2(引脚18):振荡电路反相输出端,连晶体振荡器,同时也是外部时钟的输入端。

3.并行I/O类引脚

P0口(引脚32~39):普通I/O口,或在总线方式时作为地址(低8位)数据复用口,作为普通I/O口使用时无内部上拉电阻

P1口(引脚1~8):普通I/O口;

P2口(引脚21~28):普通I/O口,或在总线方式时作为地址(高8位);

978-7-111-30335-0-Chapter02-4.jpg

图2-4 最小系统原理(www.xing528.com)

P3口(引脚10~17):普通I/O口,或作为其他第二功能口线,如串口、中断等。

4.控制类引脚

RST(引脚9):芯片复位引脚,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引起系统复位;

EA(引脚31):外部访问控制引脚,EA=1时程序从内部地址开始执行,否则从外部地址开始;

PSEN(引脚29):程序存储器访问使能;

ALE/P(引脚30):地址锁存允许输出信号,在总线方式时用来锁存低8位地址。

以上简要说明了各个引脚的作用,在实际添加外围电路的时候,引脚的驱动能力是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当驱动能力为5~10mA时,可以驱动一个发光二极管,但是不可以用来驱动继电器。如图2-4所示的电路,是个可以跑程序的最小系统,而在构建应用系统时,如果程序无法运行,说明问题基本上出现在这部分电路里,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检查:

1)电源是否已加上,用万用表检测引脚40和引脚20之间的电压,确保电源电路工作正常;

2)晶振是否已启动,用示波器检测引脚18和引脚19之间的波形,排除因虚焊等可能产生的问题;

3)确认EA(引脚31)连接正确,该引脚悬空可能导致工作不稳定;

4)检查RST(引脚9)是否为低电平,如果不是,则检查复位电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