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51单片机高效入门指南

C51单片机高效入门指南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将与单片机的开发设备结合来讲述具体的实践和学习过程。第一个实验是要用单片机点亮实验板上的第一只LED。实验板上共有8个LED,分别与单片机的P1.0脚~P1.7脚相连。首先,我们将仿真器插上串口线,把串口线的另一头插至计算机的COM口上,并把仿真器插在51单片机实验板上,至此硬件设备连接完成。图8-5 编程界面图8-6 操作界面接下来,我们要为源程序做一项编译工作,即产生目标文件,我们要将该文件烧入到AT89C51单片机芯片中去。

C51单片机高效入门指南

我们将与单片机的开发设备结合来讲述具体的实践和学习过程。

第一个实验是要用单片机点亮实验板上的第一只LED。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些智能化的控制,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实例,以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

实验板上共有8个LED,分别与单片机的P1.0脚~P1.7脚相连。现在我们就来点亮第一个发光管,即与P1.0脚相连的那个发光管。首先,我们将仿真器插上串口线,把串口线的另一头插至计算机的COM口上,并把仿真器插在51单片机实验板上,至此硬件设备连接完成。如图8-3所示。

978-7-111-30335-0-Chapter08-3.jpg

图8-3 单片机控制连线

接下来,我们安装仿真器软件——Keil,用户可以在配带的软件光盘“仿真软件Keil”目录下找到,运行“Setup.exe”文件进行安装,无需特别的参数设置,按其默认值确认即可,具体安装方法可看目录下的说明文件。安装完成之后,点击开始菜单“程序”中的“Keil uVision2”。进入软件界面,如图8-4所示。

我们在“工程”菜单中执行“新建”命令,新建工程文件名取为“my.uv2”。接下来选择我们要做实验使用的CPU类型,在此使用市面上最为常见的、Ateml公司的AT89C51型号,选好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这时工程向导已经做完。下一步将编写源程序代码,即点亮第一个LED所需要的程序代码。我们执行“新建”操作,在弹出的文本编缉框内键入以下代码:

978-7-111-30335-0-Chapter08-4.jpg

978-7-111-30335-0-Chapter08-5.jpg

图8-4 软件界面

这里我们仅使用了四条语句,CLR P1.0的作用是使单片机的P1.0引脚置成低电平,因为要使第一个发光管点亮。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到只要使P1.0脚为低电平信号即可。第一行的“loop”是语句标号;“ajmp loop”这条语句的意思是程序运行到此跳转到开始标号“loop”,重复执行程序。end则是程序结束的标记。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就这样编写完成了,然后将已经编好的程序保存,即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此我们将文件名取为“led.asm”,注意.asm是汇编语言扩展名,如果使用C语言编写的话,则扩展名应是“.c”。在此,我们先使用汇编语言来介绍,如图8-5所示。

“OK”,现在我们已经保存好了这个文件,还记得吗?我们刚才新建了一个叫“my”的工程,而“led.asm”文件应该是“my”这个工程的其中一分子,换句话说,我们还应该把这个“led.asm”文件添加到“my”这个工程当中去。具体操作如下:点击屏幕左侧的“Target1”字样旁边的“+”图标,则会弹出一个子项,名为“Source Group 1”,在其上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增加文件到组Source Group 1”这项,将我们刚才保存的“led.asm”文件加进去,如图8-6所示。

978-7-111-30335-0-Chapter08-6.jpg

图8-5 编程界面

978-7-111-30335-0-Chapter08-7.jpg

图8-6 操作界面(www.xing528.com)

接下来,我们要为源程序做一项编译工作,即产生目标文件,我们要将该文件烧入到AT89C51单片机芯片中去。在执行编译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设置,右击“Target 1”,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Target 1属性”选项,进入弹出菜单中的“输出”页,页面中有一项为“生成HEX文件”,我们在其选择框内打上勾,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现在,我们只要按一下快捷键“F7”,就可以完成编译工作了,这时你会在“led.asm”文件所在目录下发现一个名为“my.hex”的文件,这就是我们所用来完成烧写芯片工作时使用到的目标程序文件,该文件为十六进制文件。

编程完成后,自然要用仿真器来验证一下程序是否正确。在使用仿真器之前,我们还需要手动设置一些相关参数,同样是在“目标Target 1属性”选项,进入“目标”页面,将晶振频率设置为11.0592MHz,因为仿真器使用的频率值为11.0592MHz,如图8-7所示。

978-7-111-30335-0-Chapter08-8.jpg

图8-7 “目标‘Target 1’属性”界面

进入“调试”页后,选择使用“Keil Monitor-51 Driver”硬件仿真器,点击其右边的“设置”按钮,进行仿真器的串口通信设置,如果仿真器串口线插在计算机的COM1口上,则选择“COM1”,因为笔者使用时是插在COM2口上,所以选择了“COM2”,将波特率设置为“38400”,点击“OK”按钮后,我们在“启动时加载程序”的复选框打勾,将页面内的“恢复调试设置”按需选择即可,在此将“断点”、“工具栏”、“浏览点&PA”、“存储器显示”这几项打上勾。详细的设置,如图8-8所示。

我们已经将所有的设置完成了,让我们来看看成果吧。首先,点击Keil软件“调试”菜单中的“开始/停止调试”项,或者也可以按键盘快捷键“Ctrl+F5”。如屏幕左下角出现如图8-9所示的样子,则表示仿真器连接成功,“Monitor-51 V3.4”是软件版本号

978-7-111-30335-0-Chapter08-9.jpg

图8-8 调试界面

978-7-111-30335-0-Chapter08-10.jpg

图8-9 仿真器连接成功界面

然后,再选择“调试”菜单中的“运行到”按钮,或使用键盘快捷键“F5”,这样仿真器才真正地起到仿真的作用了,你会发现实验板上的第一个LED亮了,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如图8-10所示。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程序调试工作及硬件的仿真。但是,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断开连接,如我们在生活中打完电话一定要挂机一样,断开连接的操作非常简单,首先按一下仿真器硬件电路板上的一个复位按钮(见仿真器图片中左上角那个按钮)。然后,按“开始/停止调试”按钮,即我们刚才用来连接时按的那个按钮。至此,仿真工作全部结束,现在对仿真器的使用应该有了大致地了解。

978-7-111-30335-0-Chapter08-11.jpg

图8-10 实验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