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水资源评价方法

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水资源评价方法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含水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有三方面,即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河水渗漏补给以及Ⅱ级阶地上部潜水的侧向径流补给。赋存于上更新统冲洪积粉细砂含水层中,含水层一般厚5~30m,与下伏微承压孔隙水之间存在一层厚10~20m 的粘土隔水层。

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水资源评价方法

分布于山前斜地,以及滦河、青龙河等河流的漫滩、Ⅰ级阶地和Ⅱ级阶地的上部地层中,由于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致使其富水性和供水意义存在很大差异。

1.河漫滩及Ⅰ级阶地潜水

(1)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富水性。分布于滦河、青龙河、冷口沙河的漫滩和Ⅰ级阶地上,并以滦河漫滩和Ⅰ级阶地为主。滦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含水层为一层稳定的卵砾石层,卵石为杂色的片麻岩、石英岩和安山岩等,直径一般20~50mm,最大可达250mm,松散无胶结,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卵石中充填大量粗砂和砾石。含水层厚度8~20m,平均12.92m,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5~15m。

河漫滩及Ⅰ级阶地富水性很强,据保定冶金勘察研究院1986 年钻孔抽水试验资料(见表10-1),钻孔单位涌水量为115.96~1107.66m3/(h ·m),平均值为491.75m3/(h ·m);渗透系数440~1405m/d,平均值为950m/d。该地段富水性与距滦河出山口远近、含水层颗粒粗细、渗透性强弱有关,大致以西里铺为界,可将滦河分为两个区,北区富水性极强,平均渗透系数为1189m/d,平均单位涌水量636.13m3/(h ·m);南区相对较弱,平均渗透系数为692m/d,平均单位涌水量403.95m3/(h ·m)。

(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含水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有三方面,即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河水渗漏补给以及Ⅱ级阶地上部潜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其中以河流渗漏补给和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

滦河在迁安盆地主要以渗漏补给地下水为主,但在不同河段、不同时间随着河水位的变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桑园至张官营河段,以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为主;张官营至山东庄河段,以地下水补给河水为主。

总体上地下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径流,与地面倾斜方向基本一致,水力坡度在枯水期为1‰左右,丰水期由于河水渗漏补给量增大,地下水水力坡度稍有增大,流向也略有变化。

表10-1 滦河漫滩及Ⅰ级阶地钻孔抽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续表(www.xing528.com)

注 1.资料收集于迁安市水务局
2.含水层岩性均为Q4 卵石和Q3 圆砾;
3.含水层厚度为Q4 卵石厚度与Q3 砾石厚度之和(J15、J16、J18、J19 孔含水层为Q4 卵石厚度)。

2.滦河Ⅱ级阶地上部孔隙潜水

(1)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富水性。赋存于上更新统冲洪积粉细砂含水层中,含水层一般厚5~30m,与下伏微承压孔隙水之间存在一层厚10~20m 的粘土隔水层。地下水水位埋深4~8m,高于下部微承压水水位5~15m,富水性差,民井单井平均出水量15m3/h,单位涌水量小于4m3/(h ·m)。过去农村生活用水大多开采该层地下水,随着农业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对水质要求的提高,现在此层井多已废弃而改打深井,开采深部地下水。

此含水层分布面积较大,在迁安盆地地表水分水岭以内,滦河以东分布面积41km2,滦河以西45km2

(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低山丘陵区的裂隙水对其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地下水由河流东西两侧向Ⅰ级阶地径流,水力坡度2‰~6‰;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以地下水径流形式向河流Ⅰ级阶地和河漫滩排泄,或以下降泉的形式直接补给河水,其次是人工开采。

3.山前斜地孔隙潜水

赋存于山前斜地的冲洪积、残积和坡积砂、砾石含水层中,含水层厚度小于10m,薄而不稳定,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一般无供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