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恒星自转估算结果-天宇览胜

恒星自转估算结果-天宇览胜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是一颗确凿无疑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它的最显著特点是自转异常缓慢,以至于太阳系全部角动量的90%左右都寄寓于它的那些无足轻重的行星之中。恒星的光谱往往彼此相差很大。因此,有一半的光谱型属快速自转恒星,而另一半则为慢速自转。但这并不表明恒星的数目也是等分的。换句话说,自转快的恒星不超过7%,而整整93%的恒星都是慢速自转的。

恒星自转估算结果-天宇览胜

如果行星系统普遍存在于银河系,那么它们究竟有多少呢?

行星太小,又不会发光,用今天的天文观测技术,还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因此,我们还必须从考察我们的太阳入手。

太阳是一颗确凿无疑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它的最显著特点是自转异常缓慢,以至于太阳系全部角动量的90%左右都寄寓于它的那些无足轻重的行星之中。把这种情况外推,如果一颗恒星有行星系统,我们就可以设想它的自转较慢,反之,我们就可以设想它的自转速度较快。

怎样才能测定恒星自转的速度呢?尽管恒星在望远镜中只是一个光点,但还是可以推论出很多知识。星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这可按照波长的顺序展开,从波长很短的紫光到波长很长的红光,展开的结果就是“光谱”。

恒星的光谱往往彼此相差很大。天文学家经过种种尝试,最后确定将恒星谱分为O、B、A、F、G、F和M几种类型,每一类型又分为十个次型,如B0、B1.B9等等。O型代表已知质量最大、最炽热、最亮的恒星,M型代表质量最小、最冷、最暗的恒星。太阳光谱属于G2型。(www.xing528.com)

1931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恒星的质量越大,自转快的可能性也越大。光谱型为O、B、A的恒星以及较大的F型星(从F0到F2),很可能都是自转较快的恒星。而F2到F9,以及G、K和 M型的恒星,很可能都是慢速旋转的。因此,有一半的光谱型属快速自转恒星,而另一半则为慢速自转。但这并不表明恒星的数目也是等分的。因为,小恒星的数目比大恒星多,G型或更小的恒星比F型或更大的恒星多得多。事实上,全部恒星只有7%的光谱型属于从O型到F2型。

换句话说,自转快的恒星不超过7%,而整整93%的恒星都是慢速自转的。这样看来,至少有93%的恒星存在具有行星系统的可能性,这是美国科学家阿西莫夫的结论。

美国另一位天文学家、研究地外文明的权威卡尔·萨根教授的估计,要比阿西莫夫保守些,他认为银河系中至少有1/3的恒星拥有行星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