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哈萨克族的安类民歌,中国民歌漫谈

哈萨克族的安类民歌,中国民歌漫谈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哈萨克族民歌有“安”、“月令”、“吉尔”三类。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民歌便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曲调中普遍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呼唤声进入民歌旋律,使其具有宽广、豪迈的性格,这一点,在“安”类民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在节日及婚礼上都要举行对唱活动。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以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为伴奏,由歌唱者自弹自唱。

哈萨克族的安类民歌,中国民歌漫谈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巴里坤、木垒,以及甘肃省的阿克塞、青海的海西等地。哈萨克族民歌有“安”、“月令”、“吉尔”三类。“安”有固定的唱词,有曲名,旋律优美,气息宽广;“月令”为即兴填词,曲调质朴、简洁,速度较快;“吉尔”是一套伴随婚礼仪式全过程的婚礼歌曲,包括《怨嫁歌》、《哭嫁歌》、《劝嫁歌》、《送嫁歌》、《挑面纱》等,曲调情绪由哀怨发展到欢快热烈。

千百年来,哈萨克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民歌便带有很强的牧歌特点,曲调中普遍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呼唤声进入民歌旋律,使其具有宽广、豪迈的性格,这一点,在“安”类民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安”类民歌包括牧歌、渔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冬布拉弹唱和对唱三种。

独唱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宽广的气息,豪放而充满激情,结构比较整齐。(www.xing528.com)

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在节日及婚礼上都要举行对唱活动。

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以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为伴奏,由歌唱者自弹自唱。弹唱歌曲无固定歌词,由歌手即兴编唱。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常使用以3/8拍为主的混合节拍,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的和说唱性的两种类型。前一类有固定唱词,旋律悠扬、宽广,人们把善了这一类弹唱的人称做“安玖”,即歌手;后一类旋律简洁、明快,人们把善于即席作词弹唱的人尊称为“阿肯”,即草原上的游唱诗人。每年夏季的“阿肯弹唱会”,是一种以对唱为主的比赛。在对唱中失败的歌手,要向胜利者赠送札品,小到手帕,大到羊只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