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青少年:都市中的游牧民,草原与城市的融合

元朝青少年:都市中的游牧民,草原与城市的融合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他们开始在城市中谱写草原牧民生活的新篇章。史卫民先生在《都市中的游牧民》一书中说:“习惯于逐水草而迁徙的蒙古人,走进了陌生的城市。城市的财富和生活方式吸引了新的统治者,他们先试着在草原上建起宫殿和高大的城墙,随即造出了一座闻名世界的大都城。”随着北方蒙古人的内迁,北方蒙古等游牧狩猎民族习俗影响了内地汉族农业经济。在娱乐方面,元代蒙古人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在他们所经营的狩猎、游牧等生活中产生。

元朝青少年:都市中的游牧民,草原与城市的融合

对于习惯了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而言,城市并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更多的是攻击和抢掠的目标。当辽阔的中原地区已经没有城市可以征服的时候,他们面对到手的城市和国家有些茫然,显然,他们虽然有攻击和掠取的欲望,却少有占有和经营的概念。

狭小而局促的城市显然无法放牧草原雄鹰桀骜不驯的心,但现实还是让他们骑着马进入城市,只不过这次他们不是作为过客,而是主人。于是,他们开始在城市中谱写草原牧民生活的新篇章。

史卫民先生在《都市中的游牧民》一书中说:“习惯于逐水草而迁徙的蒙古人,走进了陌生的城市。城市的财富生活方式吸引了新的统治者,他们先试着在草原上建起宫殿和高大的城墙,随即造出了一座闻名世界的大都城。”

当以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为代表的蒙古族上层集团以帝王将相的身份入主中原,同时大量的蒙古普通百姓作为“国人”移居内地。他们也把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特色的习俗带进了内地,对元代的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朝建立初期,在是否建立一个城市作为首都,以及在何地建立首都的问题上,蒙古统治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确定建都在开平城,即元朝的上都。后来出于统治中原的需要,才建都在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但已经熟悉了北方草原生活的蒙古人,迁居之后毕竟水土不服,比如,忽必烈建国,在中原定都之后,施行两都巡幸制。元诸帝在每年从4月到9月,在上都避暑。

不光是皇帝,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有夏天到蒙古草原避暑的风习。在元一代,围绕皇帝在大都和上都之间轮回巡幸,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元代政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又如,蒙古族建国以前就有朝会制度,即忽力勒台制。元朝建国后,这一制度在元宫廷中施行,对元廷制定方针政策,以及笼络控制宗王、诸那颜贵族,巩固政权,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着北方蒙古人的内迁,北方蒙古等游牧狩猎民族习俗影响了内地汉族农业经济。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北方游牧狩猎文化与内地农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对立上。早在蒙古人建国时期,有些蒙古贵族就想将中原良田变为牧场,却遭到了耶律楚材及蒙古大汗的阻止。随着大量蒙古人、色目人的移居,北方狩猎习俗也传至内地,从此内地不少地区出现了狩猎民,以及大规模围猎活动。

内地人的习俗和文化也在影响着蒙古人。蒙古人建立元帝国的前夕,大部分人仍饮马乳,“食肉而不粒”,而至元代,部分蒙古人开始食用农作物食品,饮用阿剌吉酒(烧酒)、葡萄酒。移居内地的蒙古人与汉人一样饮茶,后世蒙古人极为喜爱的奶茶便是从这时开始流行的。但烈性酒的大量饮用,对有些蒙古人身心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此外,在婚俗方面,蒙古人收继婚的改变、异族通婚的始行,以及在丧俗方面火葬的施行等对蒙古人来说,都是新鲜事情。

在娱乐方面,元代蒙古人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在他们所经营的狩猎、游牧等生活中产生。因此,其内容大多与他们经济生活有关,其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摔跤、骑射、打球等是当时普遍的娱乐活动。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曾经有一段郭靖和欧阳锋在桃花岛比武的精彩描写。在比武的过程中,欧阳锋使诈,使郭靖倒栽葱从树上掉下来。而在另一边,欧阳锋的侄儿欧阳克也掉落下来,两人一倒一正,这时,郭靖无意识地用了一招蒙古摔跤的技法,扳住欧阳克的脚把他摔到地上,自己却又回到了树上。

金庸先生在书中交代说,郭靖自幼在蒙古长大,经常和蒙古的小孩摔跤,所以,他对蒙古摔跤的技法已经烂熟于心,危急之中才用了一招下意识的招数。

摔跤,是北方民族体育或娱乐的一种形式,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匈奴时期,从陕西长安汉上林苑(今沣西客省庄)发掘的匈奴墓中发现了长方形铜牌,铜牌的透雕花纹是两人互相搂住对方的腰部和一条腿做摔跤状,可见匈奴族有摔跤的习俗。有关13世纪蒙古人的摔跤习俗在《蒙古秘史》中记述较多,当时已产生了有名的摔跤手。元代蒙古人在节日或祭祀活动之后必有摔跤表演或比赛。表演摔跤的健儿们,“皆穿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布七八层密缝之,使之坚韧不可碎”。边上嵌着一排闪闪发光的大铜帽钉。其背部大多用团文图案装饰,穿起来像盔甲一样威武壮观。蒙古入主中原后,在重大的节日活动中一般要进行摔跤的表演。(www.xing528.com)

骑射,也是蒙古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元代时,骑射在蒙古人中很兴盛。男女老少皆喜欢。大汗或那颜贵族也以骑射为乐。徐霆亲眼看见,窝阔台汗同随从数人在帐外射箭娱乐,大汗“射四五箭,有二百步之远射,射毕即入金帐”。彭大雅说:“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长也,四时业田猎。凡其奔骤也,跂立而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二三,疾如飙至,劲如山压,左旋右折如飞翼,故能左顾而射右。”

骑射又是蒙古人比试箭术臂力与马技的竞技手段。据《元朝秘史》载,成吉思汗的两个儿子发生争执,拙赤对察哈台说:“我与你赛射远,你如胜我时,便将大指剁去!我与你相搏,你若胜我时,倒了处再不起!”

“打球”,也叫“击鞠”或“击球”,是蒙古人自古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蒙古人入主中原,统一全国以后,此项运动仍在他们中流行。元代人熊梦祥在《析津志·风俗》中言:“击球者,今(金)之故典。而我朝演武亦自不废。常于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太子请诸王于西华门内宽广地位。”元代分封在外的蒙古贵族每遇节庆也要举行击球比赛,《析津志》又载:“如镇南王之在扬州也,于是日王宫前列方盖,太子、妃子左右分坐,与诸王同列。执艺者上马如前仪,胜者受上赏;罚不胜者,若纱罗、画扇之属。”

在元朝皇宫中,还有诸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迷信活动,其中有一些是前代所没有的,如“游皇城”“射草狗”等。

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的记述能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当时蒙古皇宫的生活。“大汗驻于此,有一座非常大的宫殿,围墙至少有四英里长,其中有许多较小的宫殿,帝王城是由若干同心的、渐次向外扩大的圆圈组成,每一圈城池内都有居民。在第二圈,是大汗及他的家人和随从们居住。在这一圈内,堆有一座人工小山,山上筑有主要的宫殿。小山上种着美丽的树,故名绿山。山周有湖和池塘环绕。一座极美的桥横跨湖上,无论是从它的大理石色泽的鲜艳,或者是建筑结构的精细上,都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桥。池中有无数野鸭、天鹅和野鹅。大汗不需要离开宫殿所在的圈,就可以享受打猎的乐趣,因为圈墙内有一个大公园,园内有许多野兽。”

接着鄂多立克描述了在蒙古宫廷中受到接见的情况(当时的大汗是忽必烈的重孙子也孙铁木儿)。“当大汗登上宝座时,第一位皇后坐在他的左手边,比他矮一级;接着在第三级是三个妃子。在妃子下面坐着王族的其他贵妇。大汗的右手边是他的长子,长子以下各级坐着宗王们……”

鄂多立克还描写了在离北京有二十天路程之远的帝国森林中为大汗安排的巨大的狩猎活动。他形象地描述了打猎场面:大汗骑在一只大象背上,蒙古君主们各自射出具有颜色标志的箭。“动物的嘶叫声,猎狗的狂吠,一片喧闹,以致互相之间的说话都听不见。”一旦达到高潮,狩猎的场面就完全结束了,也孙铁木儿像其祖先成吉思汗一样,冲破围猎圈,按佛教的精神,让受伤的野兽逃走。

可见,元朝的皇帝既延续了历代帝王的一些习俗,也具有鲜明的蒙古特色。

如果说在生活起居上,元朝皇室受到了其他民族很大的影响,但在皇帝的丧葬上,他们则一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史卫民先生在《都市中的游牧民》一书中说:“元代的宫廷丧葬,大体依照蒙古族传统习俗,但是祭祀等活动在中原传统制度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双轨制。”

以成吉思汗的葬礼为例,因为接受了汉族的一些丧葬制度,按照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地点,他的灵柩被葬在了肯特山的起辇谷。又因为蒙古族的埋葬习惯,成吉思汗被深埋入地后,不起坟垅,不立墓碑,当葬礼举行完毕后,护卫的亲兵在坟地上驱马驰骋,将所填新土踏平后,还要在此地驻扎一年,因为马蹄踏平新土的同时也踩倒了周围的草丛。等到来年春天,草生如故之时,护卫才散去。这样,这片草地就再无任何痕迹可以表明这里埋葬着一代天骄了。蒙古部落在埋葬成吉思汗且将要离开墓址时,会牵来一匹小骆驼,当着母骆驼之面杀掉,尔后,此母骆驼每过此地,必会长鸣,这就是他们分辨陵冢的方法。至今,成吉思汗的葬地绿树成荫青草萋萋,但哪一棵树下掩藏着大汗的英魂,哪块草皮下躺着大汗的躯体,却无从得知。后来这块地方又用同样的方法葬下了蒙古汗国至元朝的历代汗王、诸侯,陵墓都无从考证。

来有影,去无踪,来时惊天动地,去时了然无痕。这与其说是蒙古帝王从生到死的历程,不如说是整个蒙元历史的缩影。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消融了蒙元历代帝王的痕迹,同时也使整个蒙古民族在历史的舞台上风光一时之后,又归于平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