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长安城生态环境考察结果

汉长安城生态环境考察结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长安园林是中国园林之根,代表了中国园林的基本特色,即以自然特点为造园的基本形式。西汉长安城,把宫殿建筑与园林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皇宫建设的新格局。西汉时期长安城及周边地区湖沼湿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据《三辅黄图》卷四“池沼”条记载,长安城乡共有池沼23处,分布在宫殿区的池沼有太液池、沧池、酒池、影娥池、百子池和鱼池等。

汉长安城生态环境考察结果

一、汉长安时期,非常重视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长安城的园林与池沼。汉长安园林是中国园林之根,代表了中国园林的基本特色,即以自然特点为造园的基本形式。

西汉长安城,把宫殿建筑与园林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皇宫建设的新格局。西汉皇宫园林是皇宫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大殿有机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使殿阁和园林融为一体。水源是造园的基本条件,园无水不活,山无水不秀,水使全园皆活,景色如画。西汉皇宫园林都是选择有利地形,开凿人工湖,以大湖水面为主景,布设楼台亭阁,融人工建筑于自然山水之中。

西汉时期长安城及周边地区湖沼湿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据《三辅黄图》卷四“池沼”条记载,长安城乡共有池沼23处,分布在宫殿区的池沼有太液池、沧池、酒池、影娥池、百子池和鱼池等。

未央宫中的沧池,位于前殿的西边。今沧池为潏水支渠——‘飞渠”入城所汇注,水源充沛,湖面广阔,今未央宫前殿遗址西边的低洼地区,当年沧池的遗址清晰可辨。“未央宫中有沧池,言池水苍色,故曰沧池”。苍色即青色,证明沧池池广水深,《西京赋》中说的“沧池漭沆”,正是范围广阔的生动描述。“漭沆”就是指广阔无边的大水。沧池周围殿阁林立,倒映池中,犹如蓬莱仙境,别有情趣。沧池中有渐台,构成一个特殊的景观。

沣、潏、滈、洨水河道关系示意图

汉唐长安城河湖系统示意图

汉长安城引水渠道示意图

酒池在长乐宫中,《庙记》曰:“长乐宫有鱼池、酒池,池上有肉炙树,秦始皇造。汉武帝行舟于池中。酒池北起台,天子于上观牛饮者三千人。”构成长乐宫园林的不仅只有酒池,而且有一个湖泊群。这些湖泊位于长乐宫的北部,这里紧临明渠,诸湖自然为明渠所汇。酒池园林也是以大湖水面为主景,以台、殿、绿树为近景或远景,并有广场相衬托,地形开阔,使人心旷神怡。

太液池位于建章宫中部偏北处,今太液池苗圃即其遗址。太液池高岸环周,清波荡漾,“周回达十顷”(《三辅黄图》卷4)。由于建章宫是一座离宫,是皇帝游乐的场所,因此太液池风景比沧池、酒池更加美好,具有人间仙境的特点。建章宫“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神山鬼鱼之属”(《汉书》卷25下《郊祀志》)。池中的渐台为一孤岛,蓬莱、方丈、瀛洲则是按渤海中的神山仙阁来布设,别致的建筑与大湖融为一体。太液池园林是西汉三大宫园林风景最优美的园林,堪称中国皇宫园林的典范。

二、汉长安城有良好的植被

自然生长和人工种植的植被,主要生长种植在宫城、苑囿终南山、河流和城市道路、私人庭院当中。汉长安城有丰富的林木林苑中有许多天然森林。上林苑中“林麓泽薮连亘”,“深林巨大,崭岩嵾嵳”,这些都是对自然林木的描述。上林苑中还种植了多种名果异树,据《三辅黄图》记载:“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艺。”除上林苑外,长安城南终南山上也生长有茂密的树木。《雍录》卷五说:“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郑笺曰:“问何有者,意以为名山高大,宜有茂林也。”汉长安城内也大量种植树木,《三辅黄图》中说汉长安城中“树宜槐与榆,松柏茂盛焉”,可见城中种植有大量的松树柏树。(www.xing528.com)

西汉时期长安城不仅有树木资源,还有丰富的竹林资源。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就因为关中地区“有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称其为“天下陆海之地”(《汉书》卷65《东方朔列传》)。上林苑中“筿敷衍,编町成篁”。这里所述的筿是指竹箭、小竹子,是指大竹子。此处言竹子生长蔓延成一片片的竹林。

汉长安城附近的竹林最为知名的要属分布在渭河南岸鄠县盩厔一带的竹林。鄠县、杜陵一带竹林茂密,此地又离京城较近,人们对竹林的需求大,所以《汉书》中说“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陆海”。

西汉长安城及周边地区不仅有良好的树木和竹林资源,还生长、种植有丰富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长、种植于苑囿之中。汉赋中有不少关于草本植物的记载。

三、广开上林苑

西汉上林苑也就是秦代的上林苑,但汉武帝大加开拓,使上林苑成为方圆数百里的自然风光游乐区,宏伟的长安城就布设在自然乐园之中。长安城巍峨壮观,周围风景如画,在中国都城史上实在是一大奇观。

广开上林苑后,“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黄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周袤数百里”(《汉书》卷87)。宜春为宜春下苑,即曲江池(《三辅黄图》卷4)。御宿指樊川,即今潏河川道,因皇帝“止宿其中,故曰御宿川”(《长安志》卷11)。昆吾为地名,有亭,地址不详。鼎湖位于今蓝田县焦岱镇,长杨、五柞均位于周至境,黄山为宫名。由此可见,汉代的上林苑北滨渭河,南抵秦岭,西到周至,东至蓝田,“方三百四十里”(《三辅黄图》卷4引《汉宫殿疏》),或“方三百里”(《三辅黄图》卷4引《汉阳仪》),成为范围十分广阔的皇家禁苑。

上林苑实际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自然保护区,草木畅茂,竹林青青,“奇兽珍禽”散布其间,供皇帝秋冬射猎。上林苑中动物种类繁多,植物畅茂,同当地水源丰富有密切关系。河渠清流,湖泊星罗棋布。昆明池是上林苑最大的湖泊,不仅是长安城的人工蓄水库,也是上林苑中风光最优美的地方。

上林苑中的人工建筑就是离宫别馆。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奇异别致,与自然风光争丽竞辉,融为一体,妩媚多姿。主要有建章宫、长门宫、储元宫、大台宫、葡萄宫、宜春宫、扶荔宫、宜曲宫、鼎明宫等(《三辅黄图》卷3)。著名的观有豫章观、白杨观、细柳观、灞昌观等。

苑中有苑。上林苑中的许多小苑,也正是苑中之苑,开创了中国园林“园中有园”的先河。它们都是利用上林苑的不同山原、河流、渠道、湖泊,设置独具风格的小景区,构成园中之园。最典型的有御宿苑、思贤苑、博望苑、乐游苑、宜春下苑等(《三辅黄图》卷4),都是景色奇异、独具风格的游览区。御宿苑即樊川风景区,北倚少陵原,南靠神禾原,耸峙入云的秦岭山脉近在眼前,苑似银链的潏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横贯其间。“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玩,止宿其中,故名御宿”(《三辅黄图》卷4)。苑中有梨园,出产大梨,皮薄味美,远近闻名。

生态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上林苑与都城看作是一个独立生态系统,上林苑对都城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首先,水体的生态功能,上林苑中有昆明池、太液池、滈池、彪池、百子池、孤树池、唐中池、琳池、影娥池、鹤池、虬泉池等数十处池沼。水体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自然要素,其生态功能多种多样。例如绿化和降温增湿功能,水体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生命线;再如为生物多样化提供良好的基地。其次,上林苑作为皇家禁苑,广阔的植被覆盖是其基本特征。不仅有原始森林、草地,还有人为化的林园、草地、农田、苗圃,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人为、半原始的植被等。这些植被一方面是天然的绿色氧气工厂,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又对其中的空气、水体和土壤具有净化作用;另一方面植物有遮阳蔽荫的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湿度,对调节都城区域的小气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上林苑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禁”,有着完备的管理系统,这使得上林苑客观上发挥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称它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园。在上林苑中,不但具有原来的生物种群,还拥有大量从异地移植、引种、驯化的物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