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茶中感受终南山之美

在茶中感受终南山之美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每个人爱茶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终南山。最早令我对终南山产生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向往的,还是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最终,他在终南山寻找到的是什么呢?张剑锋的终南之寻则更为具象,他写《寻访终南隐士》一书,相信也是受了比尔·波特的某种启迪。我饮茶数年,对于茶与水的奥妙已然领悟,遂踏上了前往终南山的旅程。终南山下,翠微留名。

在茶中感受终南山之美

终南山在爱茶人的心里,实在是一个理想的饮茶去处。

或许,每个人爱茶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终南山。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最早令我对终南山产生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向往的,还是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受到寒山拾得两位僧人诗句的影响,身为美国人的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开启了他寻找中国传统隐士的旅程。他在寺院、道观、山岩、陡峭的窄路,寻王维手植的那棵银杏树。最终,他在终南山寻找到的是什么呢?一种根植于生活中的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与仁慈”。

张剑锋的终南之寻则更为具象,他写《寻访终南隐士》一书,相信也是受了比尔·波特的某种启迪。渭河、炊烟、茅屋、菊花松树、采药人、白云、山林、断壁、洞穴。“某个黄昏,我坐在群山中的某个孤峰上看霜桥鸟迹,水流花深。”“山中的泉水从五千年以前流过来,我是河边行走的路人,山中岁月如长沟流月,当月亮起来了,终南山的大小百千山谷里的百千河流映着百千明月……”

诗一样的文字,充满灵动感,如同云朵在山崖间升起。

在写作此书时,我内心有一个念想,能去终南山喝杯茶,将喝茶的感觉融入文字中,应该是一件妙事。起心动念未及多久,我便受到盛世甘霖老朋友王振国的邀请,去终南山喝茶访水。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好茶需要用好水泡,已经是饮茶人的共识。茶与水的关系,陆羽在《茶经》里早有提及,他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爱茶之人,于泡茶用水极为讲究。“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即“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江水取至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

宋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他认为,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是水的清洁度。

明朝的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提到:“清,朗也,静也;澄水之貌。”只有清洁透明之水,才能使茶色完全显现出来。甘甜为口感,这是因为泉水中有微量的碳酸氢钙,古人不懂得这个道理。高濂在《遵生七笺》也曾讲:“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www.xing528.com)

我饮茶数年,对于茶与水的奥妙已然领悟,遂踏上了前往终南山的旅程。我们的目的地是牛背梁,距离西安市有58公里的车程。

我们下榻的翠微宫也颇有来历。终南山下,翠微留名。在唐代,翠微宫是唐太宗的避暑行宫。从天竺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亦曾随唐太宗在此暂住,并译出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史料记载,唐太宗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便是在此度过的。太宗驾崩,翠微宫渐趋荒芜,一度曾为密宗古刹,又消逝于荒野中。

翠微宫建在山野间,临窗而立,便可见青山绵亘,白云缭绕其间。夜深人静,可听闻水声潺潺。白日里,我们沿山路而上,踏寻秦楚古道。车辚辚,马萧萧,千年历史如烟云,只有窄窄的秦楚古道可供后来者追忆当年。沿着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石板台阶一路行来,冷杉杜鹃冰川、草甸,白云飘摇山风阵阵。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南草北甸的分界线处,瞬间雾霭四合,风中夹杂着雨点,席卷而来,寒意逼人。我们担心山巅的闪电霹雳,未做太久停留,便折身回返。眼前一片苍茫,确有“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的气象。同行的朋友唱诵着《心经》,内心方觉安定。

另一日,我们去山中访泉。徒步而行,漫步翠色山中,竹林环绕,四处泉水汩汩,溪水声声,白色瀑布如练如缎,自山崖落下。我们驻足观水,水清澈无比,凉意袭来。我们到了深山的一处草坪,却听闻人声。原来,是几位从西安开车过来的茶友来此山中品茗静心。

皆是爱茶之人,他们便邀我们坐下来喝杯茶。茶台是天然的石头,煮茶的水是旁边的山泉水,茶是普洱熟茶。他们以酒精炉的小锅煮水,待水冒泡时关掉火,又以素雅白色青花瓷壶泡茶,杯子也是小瓷杯。酒红色茶汤在白色瓷杯里显得格外澄澈透亮,我只觉入口回甘细绵,喉部如涌泉。

终南山之行,我原本还要拜访一位在此修行的出家人法清法师,去探访他的茅棚禅寺,讨一杯茶喝。那座建筑在水边的禅寺,古朴明朗,深得我心。但是不巧,在我们出发的头一天,他便要飞往广州弘法。缘分就此错过,我心中略生憾意。

有缺憾,或许才圆满。

他日,再续茶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