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采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情况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该模型的初衷是解释计算机为什么会被用户广泛接受。这里的外部变量主要指信息系统设计的特征、用户的特征、任务的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中的本质、政策影响和组织结构等,为技术接受模型中所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26]。

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是Davis采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情况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该模型的初衷是解释计算机为什么会被用户广泛接受。该模型提出的基础理论包括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模型认为影响和决定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该因素主要反映用户使用某一具体的信息系统对其工作绩效提高的促进程度;二是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该因素主要反映用户认为使用某一信息系统时的操作容易程度,操作越容易,用户越乐于使用[25]

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观点有: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决定的,而行为意向又由想用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Using)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性由外部变量决定。这里的外部变量主要指信息系统设计的特征、用户的特征、任务的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中的本质、政策影响和组织结构等,为技术接受模型中所存在的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26]。(www.xing528.com)

在本书中,技术接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用户对资源生成平台或资源创作技术工具的可用性或易用性的判断以及对使用意向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