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柏拉图音乐美学理论:中西方审美研究

柏拉图音乐美学理论:中西方审美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拉图有自己完整的音乐教育观,他看到了音乐功能的正负两个方面。因此柏拉图对音乐既肯定又否定。柏拉图显然对音乐家有很高的要求,他认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将是“在心灵中达到完美和谐的人”。否定方面,如在《理想国》中又说:“那些拨动羊肠线的人,想要从盘绕在音栓上的琴弦中找出真理……但是我放弃了。”对于这种没有灵魂的音乐,应当从“理想国”的城邦里将其驱逐出去,甚至荷马也不例外。

柏拉图音乐美学理论:中西方审美研究

“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首先在斯巴达,然后在雅典音乐慢慢被当作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1]而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关注。

柏拉图有自己完整的音乐教育观,他看到了音乐功能的正负两个方面。如在《法律篇》中他诙谐地描述“音乐糖果”时说道:“如果从儿童直到清醒、有判断力的年龄,人们听惯了俭朴、正统的音乐,他就会讨厌与之相对的音乐而视它为怯懦的;但是如果带来通俗、令人厌腻的音乐,他就会发现对相反事物冷淡、引不起快乐……好人培养出好人,坏人培养出坏人。”当音乐只给人们带来愉悦时,很容易使人意志软弱。因此柏拉图对音乐既肯定又否定。

肯定方面,他把音乐当作美或者真理的最高形式,当作接近于哲学的“利学”。如他在《斐德罗篇》说明了音乐是与美、智慧一样具有神圣地位的。这时的音乐似乎脱离了“技艺”的操作性,具有了理性沉思的特点。柏拉图显然对音乐家有很高的要求,他认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将是“在心灵中达到完美和谐的人”。(www.xing528.com)

否定方面,如在《理想国》中又说:“那些拨动羊肠线的人,想要从盘绕在音栓上的琴弦中找出真理……但是我放弃了。”他认为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念。对于这种没有灵魂的音乐,应当从“理想国”的城邦里将其驱逐出去,甚至荷马也不例外

从真实性角度考虑,他对艺术是否定的。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种客观的、先验的“理念”,现实世界则是这个理念的“影子”(摹本),而艺术由于又是现实世界的“影子”(摹本),因而对于真理来说,艺术就成了中间隔着现实世界的一种摹本,成了“影子的影子”,失去了可靠的真实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