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情唐闸:千年后板鹞风飘扬

风情唐闸:千年后板鹞风飘扬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风筝艺人陆宝如、陆汉德制作的七联星哨口板鹞,高4米多,被国内同行标为“风筝王”。而先民们如此看中放飞板鹞,表明它一定是有特别作用的。南通民间艺人制作板鹞渔民在出海前,也要放板鹞。先民们放飞的板鹞中,有一款六角形板鹞。南通文化独树一帜,呈现着江海文化的特质,南通板鹞制作技艺也因此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南通板鹞的放飞已经演变成一项体育和娱乐活动。

风情唐闸:千年后板鹞风飘扬

唐闸一带先民的生活中,有个看不见的好朋友,那就是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风都一直在吹。如今,我们走在通扬运河边,听风在耳边讲述那过往的故事,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风能吹熟稻子,也能吹响风筝的哨鸣。只是,在这里,风筝不叫风筝,它有个土味又新奇的名字——板鹞。

板鹞为什么这么有名?悠久的历史当然是一个原因。

唐闸当地有俗谚说:“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在唐闸先民的生活里,放飞板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件大事,更要有“仪式感”。

南通是中国风筝四大产地之一,而唐闸的风筝更以优美的造型、精巧的设计和奇特的音响闻名遐迩。以前的闸东乡风筝代表队曾多次参加海内外风筝大赛。民间风筝艺人陆宝如、陆汉德制作的七联星哨口板鹞,高4米多,被国内同行标为“风筝王”。

从前,这里的老乡放飞板鹞前,要将板鹞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人们则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若板鹞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此时人们就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板鹞撕碎丢入河滩或坟地中。

当然,这毕竟有些迷信的味道在其中,是旧时的风俗。而先民们如此看中放飞板鹞,表明它一定是有特别作用的。

1971年,唐闸西北十八里河口出土的一个墓葬碑刻告诉世人,此地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千年前的残唐五代。碑刻上 “司煮海积盐,鹾峙山岳,专漕运,副上供”的字样,印证了当年南通的海盐已通过古运盐河联通大运河漕运系统,被运送到全国各地,也印证了唐闸所在的地区就是当年南通数大盐场之一。

盐业生产中,“晒盐”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为了避免盐被雨淋湿,盐民们就放板鹞,通过听哨声、看风向来判断天气变化的趋势。哨声的变化可以提示高空大气中的湿度。民谚有“东风急,雨打壁”“鹞子口声急,明朝雨打壁”等。一旦发现有下雨的迹象,盐民们则马上收盐以免遭损失。

南通民间艺人制作板鹞(www.xing528.com)

渔民在出海前,也要放板鹞。将板鹞放上高空,以观察高空气流的平缓湍急和气流方位的变化,通过板鹞哨子声调的变化推测空气的湿度,以此作为判断气候变化情况的重要依据。

先民们放飞的板鹞中,有一款六角形板鹞。这款板鹞的左右两个角上各扎有一面小旗子。板鹞飞上天空后,先民们可以从小旗的摆向和飘动的急缓程度来判断风的方向和风力的大小。这种板鹞被当地人称作“顺风旗”。

这么说来,板鹞就是一个迷你气象站啊!

多姿多彩的南通板鹞展

这里还有个小知识要告诉你:与北方的纸鸢相比,板鹞要重许多,放飞的难度自然也大。那么,南通人放板鹞有什么诀窍呢?

南通地处江海之滨,一马平川,多大风,尤其是东南风,适合放飞重型板子类风筝。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风量、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板鹞上天后的平衡性、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些优势是山风谷风陆风所不具有的。

到了现代社会,板鹞的旧时功能早已不在了。现在,板鹞已经从生活工具变成了娱乐消遣品,更是一件艺术品,逐渐被发扬光大。

南通文化独树一帜,呈现着江海文化的特质,南通板鹞制作技艺也因此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南通板鹞的放飞已经演变成一项体育娱乐活动。那清脆的哨声在世界各地的天空中唱响,给更多的风筝爱好者带来愉悦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