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泥灌浆结束条件探讨

水泥灌浆结束条件探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考虑设定灌浆结束条件时,以下一些因素值得予以考虑:在土层及细砂层中由于主要以劈裂渗透为主,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考虑采用限制单位累积注入量来控制,也即采用单位长度的总灌入能量来控制灌浆是适宜的。在漂石层及堆积块石层中,则应考虑浆液形成的坍落宽度与每米需要的注入浆液量,总的来说,可用一定的坍落宽度为基础,注入率小于一定值,作为结束条件。灌浆结束条件的设定,与灌浆工程施工效率与灌浆质量密切关联。

水泥灌浆结束条件探讨

在考虑设定灌浆结束条件时,以下一些因素值得予以考虑:

在土层及细砂层中由于主要以劈裂渗透为主,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考虑采用限制单位累积注入量来控制,也即采用单位长度的总灌入能量来控制灌浆是适宜的。

在砂卵石层中,有地下水时,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应屏浆一定时间,以便灌入地层浆液能尽快排水固结;无地下水时,灌浆过程则可较早结束。

在漂石层及堆积块石层中,则应考虑浆液形成的坍落宽度与每米需要的注入浆液量,总的来说,可用一定的坍落宽度为基础,注入率小于一定值,作为结束条件。(www.xing528.com)

在裂隙型岩石中,低压条件下(小于1.5 MPa),为了加速灌入浆液的排水固结过程,则可考虑适当设定一注入率值后,适当延长灌浆屏浆时间;在中压条件下(1.5~3.0MPa)因灌浆压力的增大,大大加速了注入浆液的固结排水过程,这时,其屏浆结束时间则可缩短;在高压条件下(大于等于3MPa)因浆液的初凝与终凝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我们所作的相应试验表明,模拟高压条件下(5.0MPa)的灌浆过程,1h内浆液结石强度已达30 MPa以上,这说明,在高压条件下,我们无须再对灌浆进行屏浆作业或只考虑很短时间进行屏浆作业即可。值得说明的是,在地下水条件下,这种压滤固结排水会相对困难些,因而结束时间可适当延长,反之则应缩短,吸水性岩层则更应考虑缩短结束时间。

在空洞岩溶地层中,在对洞穴进行回填处理后,也可参照前述的裂隙岩层来考虑。

灌浆结束条件的设定,与灌浆工程施工效率与灌浆质量密切关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效率,是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