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应急标准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即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的应急标准,并且规范应急工作处置流程的各方面,提供技术化支持。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灾害事件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危害,从维护社会大局,促进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着力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其应急处置工作能力的培养;争取建立并完善应急标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能力,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颁布,我国应急管理采取按照职能不同分类管理,按照层级关系落实责任,各部门协调配合,以案发地为主的属地管辖。作为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要统一指挥,协调地区和部门配合,采取宣教和培训等方式,有效加强公众及社会组织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建立应急标准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即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的应急标准,并且规范应急工作处置流程的各方面,提供技术化支持。

做好应急工作,尤其是对公共安全的处置方面,要强化协同作战,统一指挥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语言、图形和代码等知识。基础标准的目的在于,建立标准化的语言,为协同作战,统一指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包括术语、代号代码等方面。

技术标准目的在于为应急工作提供物资和装备保障,并且运用新技术和战法,使应急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也要对相应的技术产品进行推广。技术标准涵盖多个方面,从通用的技术方法到产品的设计定位,生产加工的工艺以及对产品检测等一系列流程。只有保障应急装备的良好性能,才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必须要按照标准化方式严格管理,保障装备及物资质量,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将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和方法标准化,有助于其推广应用。

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在应急管理流程及环节基础上,进一步作出规范,是完善和强化应急管理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管理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体系方面、管理程序方面,还有工作标准方面,将应急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上作出细化,将工作的目标、措施及信息等进行制度化及程序化,从而达到便于推广的目的。(www.xing528.com)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标准主要适用于应急管理方面,突发事件自身的复杂性,导致管理标准很难作出统一的应急流程。但是在应急管理方面,可以进行拆分细化,比如将应急目标和任务细化,明确应急人员职责,对工作人员协作等作出规范。

服务标准为提高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供指导。提高应急能力,不仅需要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还需要提高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服务,通过加强服务提高全社会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对于此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恶劣,同时也为我国应急处置工作敲响了警钟,对应急工作的处置能力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灾害事件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危害,从维护社会大局,促进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着力加强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其应急处置工作能力的培养;争取建立并完善应急标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能力,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