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EEE802.11技术标准:组网工程与技术

IEEE802.11技术标准:组网工程与技术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90年后,IEEE 802委员会决定成立一个新的IEEE802.11工作组,专门从事无线局域网的研究,并开发了MAC子层协议和物理介质标准。图6-2 IEEE 802.11基本结构模型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以下3种移动节点。在IEEE 802.11中,MAC子层确定了信道的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它决定了下一个该由谁传输数据。图6-3 IEEE 802.11协议栈的部分视图1997年,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在物理层上允许3种传输技术。

IEEE802.11技术标准:组网工程与技术

在1987年,IEEE 802.4工作组开始在IEEE 802委员会中进行无线局域网研究。最初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基于ISM的无线网令牌总线的MAC协议。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研究后,人们发现令牌总线不适于无线电信道的控制。在1990年后,IEEE 802委员会决定成立一个新的IEEE802.11工作组,专门从事无线局域网的研究,并开发了MAC子层协议和物理介质标准。

1.IEEE 802.11基本结构模型

图6-2给出了IEEE 802.11基本结构模型。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成模块是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它包括了使用相同MAC协议的节点。一个BSS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通过一个访问点连接到主干网,访问点的功能就像一个网桥。MAC协议可以是完全分布式的,也可以由访问点来控制。BSS一般对应于一个单元。扩展访问集(Extended Serv-iceSet,ESS)包括由一个分布式系统连接的多个BSS。典型的分布式系统是一个有线的主干局域网。ESS是一个单独的逻辑网络。

978-7-111-35898-5-Chapter06-2.jpg

图6-2 IEEE 802.11基本结构模型

IEEE 802.11标准定义了以下3种移动节点。

●无跳变节点。无跳变节点或者是固定的,或者只在一个BSS的直接通信范围内移动。

●BSS跳变节点。BSS跳变节点在同一ESS中的不同BSS之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就需要通过寻址来辨认节点的位置。(www.xing528.com)

●ESS跳变节点。ESS跳变节点从一个ESS的BSS移动到另一个ESS的BSS。只有在节点可以进行ESS跳变移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跨ESS的移动。

2.IEEE 802.11协议栈

包括以太网在内的所有802标准,它们所使用的协议在结构上有一个共性。图6-3给出了IEEE 802.11协议栈的一个部分视图。其中物理层与OSI的物理层对应得非常好,但是,在所有的802协议中,数据链路层都被分成了两个或者更多子层。在IEEE 802.11中,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确定了信道的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它决定了下一个该由谁传输数据。在MAC子层的上面是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它的任务是隐藏802各个标准之间的差异,使得它们对于网络层而言都是一致的。

978-7-111-35898-5-Chapter06-3.jpg

图6-3 IEEE 802.11协议栈的部分视图

1997年,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在物理层上允许3种传输技术。红外线方法使用了与电视遥控器相同的技术。其他两种方法使用短距离的无线电波,所用到的技术分别称为FH-SS和DSSS。这两种技术都用到了一部分不要求许可的频段(2.4GHzISM频段)。无线电控制的垃圾门自动开关也使用了这部分频谱,所以你的笔记本电脑可能会发现它在与你的垃圾门竞争频段。无绳电话微波炉也使用了该频段。所有这些技术都工作在1Mbit/s或者2Mbit/s的速率上,并且功率非常低,因此一般不太会有严重的冲突。1999年,两种新的技术被引入进来,以便达到更高的带宽。这两种技术称为OFDM和HR-DSSS。它们的工作速率分别可以达到54Mbit/s和11Mbit/s。2001年,第二种OFDM调制技术又被引入进来,它与第一种OFDM调制技术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现在将简短地讨论每一种技术。从技术来看,它们都属于物理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