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中国碳市场调查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中国碳市场调查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于观测和预测到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一致,1913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91℃。如果我们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在未来会持续,温室气体的继续排放将会造成全球温度进一步升高。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中国碳市场调查

2013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其在现有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前全球所面对的气候变化形势进行了评估,包括: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认识气候系统及其最近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五个部分。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于观测和预测到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在变暖,并将持续

IPCC报告确认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而且陆地温升比海洋更快,高纬度地区温升比中低纬度地区快,冬季温升比夏季温升明显(图1-1)。既有的气象资料表明,1983—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一致,1913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91℃。最近60年气温上升尤其明显,平均每10年升高约0.23℃,其升温速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21世纪前10年是中国近百年来最暖的10年。

图1-1 观测到的全球陆地与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值(1980—2012年)

数据来源: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第6页。

如果我们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在未来会持续,温室气体的继续排放将会造成全球温度进一步升高。与1986—2005年相比,预计2016—203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上升0.3~0.7℃;预估到21世纪末将升高0.3~4.8℃。具体升高的幅度,取决于人类的温室气体减排力度。

在图1-2中,呈现了不同情景下升温的幅度。现在低排放情景的RCP(典型浓度路径)2.6与高排放情景的RCP8.8差距较大。如果我们依然延续目前的高排放路径,那么就意味着随着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极端暖事件将进一步增多,极端冷事件将减少,高温热浪发生的频率将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图1-2 1870年以来人为因素排放的CO2累积量与温度异常值

数据来源: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第28页。

2.不同地区水循环对变暖的反映不同,未来呈“两极分化”趋势

1901年以来,全球陆地上的降水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但就区域而言,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的降水变多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在21世纪仍是热带太平洋地区年际变率的主导模态,并影响全球。在21世纪,全球水循环对变暖响应不均一,中纬度热带干旱地区平均降水预计会减少,而湿润地区预计会增加。未来全球降水将呈现“干的地方更干、湿的地方更湿”的趋势。(www.xing528.com)

3.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

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发生明显改变。极端气候事件是指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长期的平均态,从概率上讲属于不易发生的小概率事件。但是,现实是20世纪中期以来,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而且高温热浪发生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1961年以来,我国区域性的高温事件增多,低温事件明显减少。

4.冰冻圈的冰雪在减少,并将继续消融

近20年来,全球最大的两块冰盖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储量一直在减少,近年来有加快的趋势。1992—2001年的10年间,格陵兰冰盖的冰储量每年约减少340亿吨,南极冰盖的冰储量每年约减少300亿吨。2002年以来,格陵兰和南极冰盖储量每年大约减少2150亿吨和1470亿吨,其流失速度分别是前10年的6.3倍和4.9倍。全球山地冰川普遍退缩。1971—2009年间,山地冰川每年约减少2260亿吨。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每10年缩小3.5%~4.1%,夏季尤为明显。

5.海平面持续上升并不断加速

19世纪中叶以来,海平面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且上升速度在不断加速(图1-3)。1901—20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19米,上升速度为每年1.7毫米,其中1993—2010年则高达每年3.2毫米。而198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以每年2.7毫米的速度上升,高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量的四分之三是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后的体积膨胀。如果海洋温度进一步变暖,冰川和冰盖进一步融化,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26~0.98米,其中30%~55%来源于海水受热后的体积膨胀,15%~35%来源于冰川融化。

6.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自工业化以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201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氨浓度分别为400×10-6、1895×10-9和328×10-9,分别比工业化前增加44%、56%和21%,是过去80万年以来最高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年平均浓度分别升至401×10-6、1897×10-9、328.8×10-9,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浓度大体相当。

图1-3 全球海平面变化

数据来源: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第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