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日机制:认知科学与创造力的联系

每日机制:认知科学与创造力的联系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可供选择的观点认为,顿悟事实上源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般认知过程。Perkins的观点为这一有关创造力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相关的概述,我们在此予以详细的回顾。Perkins描述了一些构成一般日常执行功能以及创造性发明基础的认知加工过程的例子。艺术家和科学家认为,创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修订草稿。根据Perkins的说法,在修订过程中,一个人必须注意到问题所在。注意,这种描述与打破心理定势的描述十分类似。

每日机制:认知科学与创造力的联系

创造性的顿悟是否依赖于酝酿等特殊的认知加工过程呢?一种可供选择的观点认为,顿悟事实上源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般认知过程(Perkins,1981)。Perkins的观点为这一有关创造力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相关的概述,我们在此予以详细的回顾。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理论略有差异,但在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加工过程并不特殊这一点上与Perkins的观点一致(Langley & Jones,1988;Sternberg,1988;Ward,Smith & Finke,1999;Weisberg,1988)

Perkins(1981)描述了一些构成一般日常执行功能以及创造性发明基础的认知加工过程的例子。其中之一是“指向性记忆”(directed remembering)。这是一种引导记忆的能力,它能使思考的人自觉地留意可以应对各种限制的过去经验或知识。本章中第一个任务是要求你回忆以字母c开头的食物或饮品,就是一个指向性记忆的任务。Perkins认为这一加工过程也适用于创造性思维。例如,达尔文进化论的建立,必须为当时存在的科学知识提供表现一致的解释,那些知识限制了他可以发展出的解释类型。

第二个与此相关的认知过程是“注意”(noticing)艺术家和科学家认为,创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修订草稿。根据Perkins的说法,在修订过程中,一个人必须注意到问题所在。注意同样在许多“有了”或是“啊哈”体验中起作用,当创造者察觉到了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之间的相似性时往往就会有这样的体验。

“相反的再认”(contrary recognition),即将物体识别为另一样东西而不是本来的样子,它是另一个重要的创造性加工过程。将一朵云看作一头牛便是其中一例。这种能力显然与类比思维有关,因为它要求创造者超越现实以及实体的束缚,以其他方式对现实加以想象。

Perkins认为在进行创造时,富于创造力的人依据的是一般认知加工过程。(www.xing528.com)

因而,这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假定,有创造力的人与那些所谓没有创造力的人运用的是同样的认知过程。文献记录的“灵光一闪”现象因此可以看作以逐步渐进方式发生的。酝酿遵循这个理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以全新的开端为起点,遗忘那些无法实行的老办法。注意,这种描述与打破心理定势的描述十分类似。

的确,问题解决和对创造力的相反的再认之间的联系很强烈。它们都包含了在心理上搜索那些新异的、满足各种要求或限制的可能方案。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努力、更持久地搜寻那些满足各种要求的意愿有关。因而,构成创造力的是创造者自身对新异、有益结果的价值观,是一种经得起长期不成功挫折的能力,以及个人的计划和能力。

就大部分来讲,许多创造力的理论仍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因而有关创造性活动究竟是使用特殊方式还是一般的认知过程这一问题仍是开放性的。研究者还在致力于发展恰当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Runco & Sakamoto,1999)。所以,刚才所描述的理论应当被视为可以引导进一步研究的观点,而不是已经发展成熟的、经得起严格检验的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