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终结拖延症:情绪拖延的马与骑手模型

终结拖延症:情绪拖延的马与骑手模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用情绪方法来解释拖延过程时,我喜欢使用“马与骑手”的比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用“马与骑手”的比喻来说明冲动与理智间无休止的冲突。拖延可以看做一个战场,虚假的危险信号刺激着马,而骑手需要用理性的视角去创造、推进并避免单靠马的力量无法意识到的长期威胁。并非所有马与骑手的组合都是类似的。因此,马与骑手的比喻,表示的是原始的情绪冲动与理性的认识控制之间无休止的斗争,即Y决策。

终结拖延症:情绪拖延的马与骑手模型

在用情绪方法来解释拖延过程时,我喜欢使用“马与骑手”的比喻。它解释了你为什么会选取阻力最小的路径,去处理那些本应有始有终,但同时又被你视为不快、难以承受、无趣、前途未卜或者风险难料的事情。

选取阻力最小的路径,往往源自冲动而非理性。以产出和成长的观点来看,逃避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消极的。你的高级思维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那么,拖延性逃避与建设性进步之间的冲突应当如何解决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用“马与骑手”的比喻来说明冲动与理智间无休止的冲突。马暗喻冲动,而骑手控制的则是理智。

马代表我们用以逃避压力的激情与冲动。马只知道两件事情:如果感觉不好,就逃离;如果感觉愉悦,就去争取。马可以快速识别危险,但难以摆脱虚惊。

骑手是你的高级思维过程。骑手会进行推理、找出联系、制订计划并控制行为。骑手可以很快学会坚持立场、解决问题以及预测变化。当马的直觉偏离骑手对现实的认知时,骑手有能力控制马,但是马也有自己的想法。

马的行为是自发的。骑手的行为也可以是自发的,但是两者方式不同。不一致时,骑手可以一笑而过,但马却永远做不到。马和骑手都不愿感受到压力,但是骑手能意识到什么时候承受压力是必需的。比起做深入的竞争力分析,马更喜欢吃草。而骑手的任务则是做出分析,避免像马一样分心消遣。

骑手拥有理性的力量,但是有时不够现实。你也许会在无意中因为错误信念而扭曲现实,比如把麻烦想得过于糟糕;你也可能会担心失败。焦虑就是一种在不确定性面前的无助感,它会把马吓坏,并且激发拖延。

激发拖延的情绪和心理过程,并没有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根深蒂固、难以察觉。相反,它往往浮于意识表面,如果你在行,就可以轻易找到它。这本书中的信息或者其他认知行为资料,都可以给你提供可靠的模板,去帮助你在反思自己的想法时,识别出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马与骑手的比喻勾勒出一幅重要的情绪图像,它帮助你看清逃避不适的欲望与追求成就的动机之间的竞争。拖延可以看做一个战场,虚假的危险信号刺激着马,而骑手需要用理性的视角去创造、推进并避免单靠马的力量无法意识到的长期威胁。

对于开明的骑手而言,挑战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识别和设法摆脱虚假的威胁,并做出成效。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正跟着马的本能走上逃避之路,而这又与达成成就的方向不符,有洞察力的骑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可以事半功倍的机会:在创造积极结果的同时,我们也强化了情绪肌肉

由于原脑学习东西很慢,比起经常性地受制于马的冲动,耐心和坚持往往会让你走得更远。因此,当你面对是闲逛还是工作的选择时,就可以趁机让骑手抓住缰绳。你真正夺取控制权的时候越多,你就越能够驾驭马的强大力量向目标前进。

Y决策。并非所有马与骑手的组合都是类似的。一些组合对压力更敏感:细微的压力就能让马带着骑手冲向拖延之路;而另一些骑手能意识到不适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将其作为逃避的理由。在这两种极端之间,还存在很多种情况。因此,马与骑手的比喻,表示的是原始的情绪冲动与理性的认识控制之间无休止的斗争,即Y决策。

当你来到分叉路口,你的马匹想走阻力最小的路径,这时你面临一个Y决策。你明白坚持自己的目标很困难,但是你需要这样做。Y决策就是要么选择坚持并达成目标,要么选择拖延。(www.xing528.com)

不论是面对什么任务或目标,马匹总是选择它觉得更轻松,或危险性更小的道路。它奔向旷野,驻足溪边,或前往觅食。骑手可能也希望这样做。但是,有时马匹的冲动最好加以抑制,你在截止日前完成一个竞争力分析,而工作能否保住在此一举,但马才不在乎这些。这时就是聪明的骑手夺取控制权的机会,引导马的前进需要特别的努力。

马主导还是骑手主导之间有极大差别。那么,当骑手的目标与马的方向不符时,会发生什么呢?

骑手该如何抉择呢?

Y决策通常意味着简单的抉择。为了保持健康,你注意饮食,参加体育锻炼,快速摆脱压力。你现在已经知道该如何应对拖延情绪了,对吗?只要去做就好了。然而,简单的抉择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当马主导时,计划可能偏离轨道

目标所激发的拖延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多。把目标想得太复杂,你就是在智力上自设障碍。告诉自己这太困难了,则是在情绪上自设障碍。

避免拖延需要你尽全力,在紧急重要的事上保持高效,而非自设障碍。这可能是件简单的事,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这几乎是颠扑不破之理。

17世纪,普鲁士将军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发现,象牙塔中的理论家们可以将一个简单的策略人为地复杂化,并深陷于无意义的恐惧中,因为他们所臆想的不确定性转化成了各种可能性无法被预知的难题。根据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明智的做法是继续前进,用双眼发现事实,发现真实的复杂性。

虽然冯·克劳塞维茨没有提到拖延这个词,但是他描绘了你是如何将一个简单的过程看得极端复杂、困难得无法想象的。这种拖延过程没法用理论表达。你可以养成能在面对不确定性、不适以及不可预知之事时,继续前进的习惯。

来自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艺术家兼精神治疗师爱德华·加西亚通过运用智力上和情绪上对复杂性的观点,部分解释了为何改变如此具有挑战性。当两种观点冲突时,我们倾向于逃避。图3-1描述了简单与轻松的冲突。

假设你的目标是注册一门战略规划课程,学习如何规划大型项目。当你的心理和智力一致支持这个计划,你就会去努力,不大可能出现拖延问题。那倘若不一致呢?你想要报名,但却习惯性地找借口去推迟。这难道表示你不想提升战略规划技能吗?

尽管你想从学习中获益,但是你认为学习这种技能会让你感到不快。你担心课堂上别的同学懂得比你多。你为自己可能犯错犯傻而感到焦虑。于是,你对自己说,等读完一两本相关书籍之后再去报名。在这个例子中,选择轻松的路线是你的情绪目标。并不是说你在悄悄违背自己的理智目标。逃避不适也可能是你深思熟虑的结果,它蕴涵了更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