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美景与成功之道-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发现美景与成功之道-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动自己的脑袋找到自己的视觉盲点,可以发现美景,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可以通向成功。张家界当地的人不能发现身边美景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出现了盲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和认识盲区。所以不要再迟疑,转动你的脑袋,当你的视觉盲点不是局限在某一范围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原本在自己视线中的美景。

发现美景与成功之道-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转动自己的脑袋

找到自己的视觉盲点,可以发现美景,找到自己的思维盲点,可以通向成功。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1980年到张家界景区写生,发现了这里举世无双的奇山异水,惊异地发现了这里比五岳更为秀丽的景色,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面前,他深深的折服了。但问及当地居民的感受时,大家都反应平淡,说,这有什么啊,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子的。吴冠中先生回去后,写下了《养在深闺人款识》一文,将张家界的优美风景介绍给世人,从而揭开了宣传开发风景明珠张家界的序幕,使张家界从此走出“闺门”,名扬世界。那么,同样是张家界的景色,为什么当地人们没有发现它的奇异之处呢?原因就是他们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画家走过了无数的名山大川,对这里的奇异景观有着不同寻常的欣赏力,所以他能发现张家界的美,并将它展示到外人面前。

张家界当地的人不能发现身边美景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出现了盲点。

医学角度上的盲点是指,人的眼睛有对光很敏感的细胞,有了这种细胞,人才能看见东西。但是,眼晴里还有一部分地方没有这种视觉细胞,这部分就叫做盲点。当物体出现在我们的盲点范围内时,我们就看不见这些物体。

同样,我们的思维也有类似的盲点,那就是:对周围习惯了的事物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对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没有感觉,不能发掘看似平淡中的奇异。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有生活盲点,而正是这种盲点,像蚂蚁一样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思维,阻碍着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www.xing528.com)

我们在通向成功路上奋斗时,也要时时注意身边的事,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出自己的思维盲点,只有突破自己的盲点,才可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医学上的盲点,我们通过不断变换自己视线的角度,来弥补这个盲点。而思维上的盲点,也需要变换思考的角度来弥补。然而思考的角度,并不像视觉的角度那样容易改变,也因此,这个盲点也就不那么容易弥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学习,转换思维方式,进行换位思考,才能突破我们思考的盲点。所谓“外来和尚会念经”,就是说外来的人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事情,容易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毛病。张家界就是因为外人不同的审美角度才被发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上的舒适区和盲区。我们一旦形成思想上的舒适区,就会形成固定思维,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不求创新不思进取的固定模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这样。一旦形成固定模式,思维就会陷入旧套路,难于创新。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不断破除自己的盲点认识,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思维角度,突破自己旧有的知识、经验的范围。

突破自身认识上的盲区,就意味着思维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创新。鲁迅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鲁迅到日本留学,一开始选择的是医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医学对他来说已形成认识上的一个舒适区。可当他在看到中国人麻木地观看杀中国人的电影后,意识到治疗人身体上的疾病并不能救国时,毅然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转换视角,突破自身的盲区,创新自己的思维,最终走上了医治人们思想、唤醒国人精神的文学道路,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和认识盲区。要想有所为,就必须突破盲区,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在已有成就上常做常新,取得新的成绩。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也一定有原因。假如你还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方法还没有找对。”陈安之在其《成功的秘诀》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所以不要再迟疑,转动你的脑袋,当你的视觉盲点不是局限在某一范围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原本在自己视线中的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