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历史疑案:香妃真身安葬地揭秘!

中外历史疑案:香妃真身安葬地揭秘!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妃身葬何处在北京城南风景宜人的陶然亭东北角有一大冢,大冢前立一座方石碑,碑的正面刻着两个大字“香冢”。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安葬这里的。传说,香妃本是回族首领霍集占的王妃,长得国色天香,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但是,香妃不为所动,仍不回心转意。乾隆为了表示对香妃的尊重和哀悼,下令用软轿将她的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但是,还有人认为,容妃与香妃并不是一个人。

中外历史疑案:香妃真身安葬地揭秘!

香妃身葬何处

在北京城南风景宜人的陶然亭东北角有一大冢,大冢前立一座方石碑,碑的正面刻着两个大字“香冢”。

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安葬这里的。为的是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到这里来凭吊她,寄托对香妃无尽的哀思。可是,据说还有两座“香妃”墓,一座在新疆喀什噶尔,一座在河北遵化。关于两座墓里的香妃,还有两个不同的传说。

传说,香妃本是回族首领霍集占的王妃,长得国色天香,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不用香草薰,也不用香汤洗,香气袭人,沁人心脾,所以人们都管她叫“香妃”。

清高宗乾隆本是个风流皇帝,听说此事后便不能忘怀,总想把她弄到自己身边享用。正巧,霍集占造反,清廷派大兵镇压,正是掳香妃来北京的好机会。于是,乾隆再三嘱咐平叛边将兆惠一定要把“香妃”捉来,并命令沿途官员好生护持,防止香妃自杀,并保持香妃容颜不损。果然,香妃被捉,押进北京。

到了清宫,果然名不虚传,香妃人还未到,香气先闻。乾隆一见大喜,问寒问暖,极为热情。可是,香妃却冷若冰霜,百问不答,一腔仇恨流露在怒目之中。乾隆碰了钉子,仍不死心,就派宫女去好言相劝。只见香妃突然从袖中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大义凛然地说:“国破家亡,我死意已决。但我不想这样默默无闻地死,我要找个机会报了仇再死!皇上如果强逼我,那就加快实现我的愿望了!”宫女听了大惊失色,赶快禀报乾隆。乾隆知她是烈性女子,不能用强,只得慢慢想办法。

为了讨好香妃,免得她思念家乡,乾隆命人在皇宫西侧修了宝月楼,又在宝月楼旁仿回族风格修建了回回营,还在武英殿西按照土耳其风格修了浴德堂,供香妃沐浴。至于平素吃用玩游,均按回族习俗,一概满足。

但是,香妃不为所动,仍不回心转意。

当时,皇太后知道此事后曾告诫乾隆,要么杀掉香妃,成全她的志愿;要么放她走,让她回到新疆安度余生。可是,乾隆不忍割舍,这样事情就又拖了几年。皇太后想,长痛不如短痛,再拖下去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趁举行祭天大典乾隆斋戒沐浴的时候,把香妃叫来,问道:

“你既然不想做皇上的人,到底想得到什么结果呢?”

“死。”香妃毫不犹豫地说。

“那么,今天就让你去死,可以吗?”

“那就感谢太后的恩典了。我万里奔波来到此地,是想寻求一个报仇的机会,既然不能如愿,这身躯只是一个多余的肉瘤子,不如早日闭眼,去追随死去的故主为好。”(www.xing528.com)

于是,太后便派人把香妃绞杀了。

乾隆听到消息,急忙赶回。看到香妃面带微笑,闭目死去,不禁号陶大哭,痛悔自己害了她。这时,人去楼空,只有一股香气袅袅弥漫,似乎一缕游魂飘向远方。乾隆为了表示对香妃的尊重和哀悼,下令用软轿将她的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这就是回部香妃的故事。

一些人查阅了清宫档案后,猜想所谓的香妃应该就是乾隆的宠妃——容妃。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唯一的一个回族女子。

容妃生于新疆叶尔羌回部,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她的哥哥因为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被召到北京受封。她也随兄来京,恰巧被乾隆看中,选入后宫,被封为“贵人”。据传,为了保持她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她曾对乾隆提出了3点要求:一、她在京城的住处必须是维吾尔风格的建筑;二、她的哥哥图尔都也必须进京居住,互相照应;三、她死后遗体要运回故乡喀什。乾隆都答应了。5年之后,她被封为“容妃”。

容妃不但容貌出众,而且聪明机灵。骑马、射箭、写诗、编织,无一不精,深受皇帝宠爱。乾隆特许专人为她缝制维吾尔族服装,专人做回回饭菜。一切生活设施,完全按维吾尔族习惯供奉。她曾与哥哥图尔都一起陪伴乾隆巡视大江南北,南巡江浙、东登泰山、北游盛京、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好不风光。每当过年过节,她受的赏赐都比别的嫔妃多得多。

她的家乡有种沙枣树,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为讨她的欢心,乾隆专门派人去新疆把沙枣树带到京城,移栽在她的宫苑里。这样,她的居室就常常飘散着这种奇异的芳香,因此,人们称“容妃”为“香妃子”。

乾隆五十五年(1790),容妃病故,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西侧的“裕妃园寝”。在这里的月台上有一宝顶,宝顶下是安放棺椁的地宫,地宫深14米,与十几米长的地下走廊相通。

1979年10月,有关单住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棺头正中有几行金漆手书回文,意思是:“以真主的名义……”棺木头骨近旁,有一条85厘米长的花白发辫,还有龙袍碎片和刀件织物,织物上有“江南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等字样,此外,还有些珍珠宝石等。

显然,这里曾被盗过。但清理的实物足以证明,墓主人正是容妃。因为棺头文字说明死者是伊斯兰教徒,龙袍、宝石等证明她的身份是妃子,花白发辫与容妃55岁去世年龄相符,织物上的“四德”、“成善”等姓名,正是乾隆时江南织造官。

如果说容妃就是香妃,这座墓当然就是香妃墓了。

但是,还有人认为,容妃与香妃并不是一个人。因为容妃并无体香,并非被掳入京,并未被赐死,而且宝月楼修建于她进京之前,与她毫不相干。

如果说新疆喀什埋的是香妃,河北遵化埋的是容妃,那么,陶然亭边的“香冢”里埋的又是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