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朝(581年至618年):唐史十二讲

隋朝(581年至618年):唐史十二讲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隋朝隋朝虽然享国短暂,但它为强大的唐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隋朝结束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割据,恢复了全国的统一。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隋文帝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布置之后,很快平定南方,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二是隋朝对秦汉以来的制度进行了总结,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朝(581年至618年):唐史十二讲

(一)隋朝(581年至618年)

隋朝虽然享国短暂,但它为强大的唐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隋朝结束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割据,恢复了全国的统一。北朝后期,中原地区各族人民已经逐渐实现了民族间的融合,南方经济不断发展,不仅为统一创造了物质基础,也孕育了强有力的客观需求。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北方入据中原的少数民族完成了从游牧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后,社会经济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具备了统一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北强南弱的局面异常明显。因此,隋文帝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布置之后,很快平定南方,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是隋朝对秦汉以来的制度进行了总结,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整顿了南北朝以来行政机构重叠混乱的状况,实行州、县两级制,把对地方官员管理和控制的权力收归中央;在选举制度上,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建立在更广泛的阶级基础之上,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吏治的改善。在兵制上,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把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隋文帝还下令修订法律,在北魏北齐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开皇律》。此外,文帝还下令整理户籍,实行均田,对50岁以上的均田民允许以庸代役,推行输籍法,统一度量衡货币等。(www.xing528.com)

隋朝的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唐承隋制,正是在隋朝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项制度,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隋炀帝即位之后,在政治上,进一步深化了文帝的改革,从而使三省制最终得以确立,开创了唐代以知政事官为宰相的先河,进一步限制和削弱了门阀士族;科举制中增设了进士科,形成了通过考试选拔不同层次人才的更佳模式,最终完成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炀帝还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他的许多举措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而具有积极意义的。如大运河,就是顺应了从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江流域特别是江南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西北政治军事重心需要加强与江南经济区域的联系这一客观需要而开凿的。运河的开通,对于沟通南北经济的联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隋炀帝在位期间,年年不断地大兴土木,大肆巡游,发动战争,挥霍财富,毫无限度地给百姓强加徭役、兵役,征敛财富,因而使原本富强的国力迅速消耗,原本安定的社会很快动荡,以致崩溃,使隋朝成为历史上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末农民战争无论在扫除社会发展路障、创造客观条件方面,还是在制约、影响统治阶级的思想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