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学会解题方法:培养好习惯

孩子学会解题方法:培养好习惯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孩子们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他们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父母不能只为孩子解决具体题目,而应当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方法。一天,孩子积奇找到父亲:“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孩子先“嗯”一声不行,还要讲出道理来,问题则逐渐向结果靠近,直至最后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了解法,并且能够自己列出算式。积奇一听,伸手碰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起来。

孩子学会解题方法:培养好习惯

培养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

孩子们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他们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父母不能只为孩子解决具体题目,而应当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方法。

有个故事:一位神仙,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一天,他在人间碰到了一个穷孩子。他可怜这个孩子,当即点石成金,给了穷孩子许多金子。穷孩子不要,他只要那个神仙能够点石成金的指头。因为金子给得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不又受穷了吗?看到穷孩子不为金钱所动,神仙很受感动。他告诉穷孩子:那点石成金的指头就是劳动,勤劳致富。

这一点,有的家长一开始不是很明确。如今,有的家长自以为是大学毕业生,孩子不过是小学生,有什么回答不了的问题?子问父答,肯定不成问题。

一天,孩子积奇找到父亲:“爸爸,这道题怎么做?”

父亲一看,是道工程题:“有一条马路,甲队15天修完,乙队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修,问两队总共多少天修完?”

父亲按题意一步步写出了算式,每写一步,就说一句,积奇听后“嗯”一声。等父亲写完算式,积奇高高兴兴地往本子上一抄,作业就完成了。

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积奇几天前问父亲的同类习题他又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父亲才明白:对于一道题,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并没有经过一个思维的过程,他接受的只是现成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印象不深,记不住,也不巩固。所以,应该设法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于是,父亲改变了辅导方式。比如算术题,对积奇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先“嗯”一声不行,还要讲出道理来,问题则逐渐向结果靠近,直至最后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了解法,并且能够自己列出算式。

这么做,看起来为一道题好像费了不少时间,实际上很经济。它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外,启发孩子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也很重要。

那时候,积奇和妹妹还都在上小学。一天下午兄妹俩都围着父亲问这问那。突然他们指着墙上的一个圆圆光斑,问:“爸爸,那是怎么回事?”(www.xing528.com)

“你们说呢?”父亲没有直接回答。

“是太阳光反射过去的。”兄妹俩抢着说。

“怎么反射过去的?”

两个孩子愣住了。

“是这个小方桌?”积奇抢了先。他大概看到太阳光窗户射进来,照在了小方桌上。

“不对,桌子是方的,而那个是圆的。”妹妹反驳。

“橱柜的镜子是长方形的,那也不会是了。”积奇看看屋里,除了小方桌,只有橱柜上还有太阳光。

妹妹到处找圆的东西。她发现了妈妈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不在阳光里,就犹豫了:“是这个镜子吗?”积奇一听,伸手碰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起来。三个人都笑了。

“那么镜子的阳光又从哪儿来的呢?”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问父亲。父亲高兴地解释道:阳光照到橱柜的镜子上,又反射到圆镜子上,再反射到墙上,于是就成了光斑。父亲边说边用两块镜子做多次反射的试验。

接着,父亲又拿来一个脸盆,里面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为止。这时又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水刚满,兄妹俩说:“看见了,又看见了。”父亲告诉他俩,这是光线折射,并借此机会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父亲又告诉他们:“你们好好学习,等进了中学就能学到这些内容了。”

家庭教育中,要时时让孩子发挥思索、动脑筋的优点。只满足有问必答或找到“圆镜子”反射现象,而不做硬币试验,也就不知道折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