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位名人:俾斯麦暗隐意图及智慧

百位名人:俾斯麦暗隐意图及智慧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俾斯麦暗隐意图等统一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卒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议会的议员,这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几个星期后,国王感谢俾斯麦为和平发言,委任他为内阁大臣。俾斯麦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政治家之一。

百位名人:俾斯麦暗隐意图及智慧

俾斯麦暗隐意图等统一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卒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

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

中国有句古训:枪打出头鸟,做人不可太出风头。古人强调“藏巧露拙”,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只要有机会就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面前,把自己的计划与意图全盘托出。他们这样做有两个原因:首先,他们认为谈论个人感受与未来计划是自然而然的事,因而控制不了自己。其次,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展现自己的美好本质。其实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并没有错,但是要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

隐藏自己的意图,能让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主动权。

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议会的议员,这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的德意志四分五裂,奥地利是普鲁士南方强大的邻国,奥地利威胁普鲁士,如果普鲁士企图统一德意志,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

俾斯麦是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演说和决心,而是依赖铁和血。”他一生都在狂热地追求普鲁士的强盛,他梦想打败奥地利,统一德意志。

但是令所有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国会上主张和平,他说:“对于战争的后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废、妻离子散的悲伤?”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正意图,他连做梦都想着统一德国。(www.xing528.com)

在国会上,他盛赞奥地利,为奥地利的行动辩护,这与他内心的强烈愿望简直是背道而驰。俾斯麦反对这场战争有别的企图吗?那些期待战争的议员迷惑了,其中好多人改变了主意。

几个星期后,国王感谢俾斯麦为和平发言,委任他为内阁大臣。几年之后,俾斯麦成了普鲁士首相。上任不久,他对奥地利宣战,最终统一了德意志。

俾斯麦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政治家之一。他善于权谋。在主张和平这件事上,没有人怀疑他的居心,如果他宣布了自己真正的意图,就不会得到国王的支持,那么,也就很难有后来德意志的统一了。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总是试图判断你行动背后的背景和动机,你表现得越深不可测,对别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在对方无法猜测和解释你的行动时,他们就不敢轻易采取行动或者会手足无措。人们的第一直觉来自表象。表象常常被人们当成事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表象比事实更重要。表面上支持一项违背个人意愿的主张,会让对手理不清头绪,因而在算计中犯错。运用这套策略要讲究方法,不要闭紧嘴巴隐藏你的意图,这样就会显得鬼鬼祟祟,让人心生怀疑。相反地,你还要不断谈论自己的渴望和目标——当然不是真正的目标,如此一来,不但显得友善、开放和信任别人,也隐瞒了意图,从而让对手疲于奔命,做无用功。

如果你发现在某些场合自己落入陷阱受到围困,或是只有防守之势,试试用一项别人无法轻易理解或捉摸的行动来摆脱困境。战略要简单,方式要复杂,行事要有多种不同的诠释。然而不要只是令人捉摸不定,要让你的行动没有单一的解释,这将会让你的对手茫然不知所措,产生错误的判断。

如果你无法为自己的行为穿上一层密不透风的神秘外衣,那么至少也应该学会不要让对方一眼看穿,还要不时露一手出来,超出人们的意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