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胡志忠:坚持奋斗,打工圆梦

胡志忠:坚持奋斗,打工圆梦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志忠成年后一心想自食其力。胡志忠19岁走上学徒之路,后经人介绍到了平东工艺品厂做油漆工,一干就是14个年头。比他小6岁的顾平也在这个厂学做油漆工,与胡志忠在一个车间里干活。胡志忠工作中把顾平当“徒弟”看待,生活中把她当妹妹一样照顾。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志忠夫妇的手艺得到了公司上下和顾客们的认可。3年后,公司濒临倒闭,胡志忠夫妇不得不再次寻找新的打工单位。

胡志忠:坚持奋斗,打工圆梦

刘桥镇十五里庙村24组的胡志忠,出生8个月时,从桌子上滚下来,右腿落下终身残疾,比左腿短6厘米、细3厘米,脚面也小一大圈,这就注定了他此生只得一瘸一拐地走路。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出过一道作文题:《我的理想》,同学们有的要当飞行员,有的要做运动员,有的要开汽车,小志忠却想不出自己将来到底能做些什么。

胡志忠成年后一心想自食其力。他打了24年工,圆了3个“梦”:第一阶段在平东打工,赢得了爱情;第二阶段到如皋、赵甸、广东等地打工,建起了楼房;第三阶段在英雄、新联打工总结出了经验:惟有兴办实业才能发家致富,遂创办了“志忠红木雕刻厂”,自己当起了老板。

胡志忠19岁走上学徒之路,后经人介绍到了平东工艺品厂做油漆工,一干就是14个年头。14年的艰辛他不愿重提,说起妻子顾平,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比他小6岁的顾平也在这个厂学做油漆工,与胡志忠在一个车间里干活。胡志忠工作中把顾平当“徒弟”看待,生活中把她当妹妹一样照顾。一个夏天的夜晚,厂里加班到11点,下班后顾平不敢回家,胡志忠二话没说,就当起了“护花使者”。夏天的天气像娃儿的脸,说变就变,走到半道上,雷电交加。眼看大雨将至,顾平叫志忠回厂,可志忠坚持送她到家门口,这时雨哗啦啦瓢泼似地下起来。顾平叫志忠进屋等雨停后再走,可志忠返身骑车钻进了大雨里。那一夜,顾平没有睡着,胡志忠的形象在她眼前赶也赶不走:

虽说他是个残疾人,但聪明、坚强,师傅经常夸奖他忠厚老实,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脏、累、苦。顾平看上了他,不顾家人反对,1987年与志忠结为秦晋之好

婚后生了个胖小子,靠两个人的微薄工资,生活实在是捉襟见肘。恰好如皋木器厂招聘油漆师傅,夫妻二人一商量,就到了如皋木器厂干了两年。由于路远,照顾不到家里,后来又来到了附近的赵甸红木雕刻厂。邻居都在盖楼房,而他们仍住在分家时的一间半既矮小又潮湿的平房里。夫妻俩一合计,把小孩交给奶奶带,出去打工多赚点钱,也把楼房建起来。1990年正月,他俩丢下未满3岁的小孩,千里迢迢去了广东。哪个爹妈舍得丢下3岁的孩子?当时那个心痛,顾平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流泪。她说,去广东头一个月天天想孩子,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在广东打拼两年,1992年春他们回家盖起了一幢三层楼房。可是一算账,欠了两万元的债,这在当时不算小数目。住在“债窝”里滋味不好受,1993年夫妻俩去了江阴打工,两年后还清了债务(www.xing528.com)

1995年,英雄用电站兴办的英豪红木雕刻有限公司招聘油漆工,夫妻俩到公司应聘。公司开始担心:一个瘸子不知手艺怎么样呢?后经打听他是从平东红木雕刻厂出来的,有很好的口碑,公司董事长范宪华二话没说,让他当上了车间主任。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志忠夫妇的手艺得到了公司上下和顾客们的认可。但是好景不长。3年后,公司濒临倒闭,胡志忠夫妇不得不再次寻找新的打工单位。

这一次他们到了新联红木雕刻厂,在那里一干就是5年。这期间,爷爷去世,父亲病故,母亲孤苦伶仃,孩子上学开销也大了。夫妻俩琢磨来琢磨去,光靠给人家打工只能养家糊口,谈不上发家致富。胡志忠说:“不如我们自己办个雕刻厂。”顾平说:“本钱在哪里?”志忠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借”。他们向亲戚朋友借来了10万元资金,租用了刘桥建筑公司底楼120平方米的空房,“志忠红木雕刻厂”诞生了。生意还算可以,但场地偏小,位置处在人流量较少的地方,没有发展前途。后来他们在刘桥镇刘海桥村租下一幢空闲的老厂房,整修后于2006春节开始营业,不到两年的时间,营业额由原来每年20万元增加到了45万元,利润由原来的3万元翻了两番。

李建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