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哀将:国民党最后一百位军长之朱先墀

哀将:国民党最后一百位军长之朱先墀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先墀的出头,主要还是得益于胡宗南。由于预3师长期担负黄河河防任务,使得朱先墀一直没有机会和日军交手。不过朱先墀没等到日军,因为日军已经达成了战役的目的,撤退了。可朱先墀临阵不乱稳定部队的表现,被胡宗南给记下了。在成都的时候,朱先墀临危受命,被胡宗南任命为36军军长。起初朱先墀也表示同意,并且派了自己的副参谋长到兵团部作为联络人员。朱先墀死于1996年,享年91岁。

哀将:国民党最后一百位军长之朱先墀

朱先墀,湖南湘潭人,生于1906年2月6日。与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这个比较出名的招牌来比,朱先墀可以说是一位默默无名的将军了。他的一生可说的故事并不多,一方面可能是他为人低调且经历的阵战较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可能与他军校毕业后的一段经历有关,这次经历使他清楚地了解到,做人低调一点,稳当一点,比什么都强。毕竟,活着比什么都好。

年轻时的朱先墀用国民党的说法就是“受到赤化影响的激进分子”。因为他在军校毕业后就马上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在这次起义中,朱先墀可是名十分积极的参与者,就连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还特地指出了他。然而这次被寄予希望的广州起义,只经过三天就被镇压了。朱先墀可能是太失落了,也可能是对革命前途感觉渺茫了,他选择重回国民党军队,成了一名“自新”军官,并且在杂牌部队里低调地经历了各级参谋职务。

朱先墀的出头,主要还是得益于胡宗南。在抗战初期的时候,朱先墀所在的28师被胡宗南吞并了,胡在视察该部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参谋处有个叫朱先墀的军官,他的各类考核成绩都很不错,打听下来竟然还是自己的学弟,于是就破格提拔,让朱先墀当上了新成立的预备第3师第8团上校团长,经过三年的考察之后,又提拔他当了副师长。

由于预3师长期担负黄河河防任务,使得朱先墀一直没有机会和日军交手。哪怕是在围剿红军时期,他也因为自己的参谋职务而始终待在师部。可以说,朱先墀的临战经验,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朱先墀没让胡宗南失望过,在1944年的灵宝作战中,第109师被日军击溃,师长戴慕真被撤职查办。这个时候,胡宗南把朱先墀调了过去接管这个师。朱先墀一到部队就努力鼓舞士气,把部队在二线重新布置妥当,并收拢起两个被击溃的团的官兵进行安抚,静候日军的到来。不过朱先墀没等到日军,因为日军已经达成了战役的目的,撤退了。可朱先墀临阵不乱稳定部队的表现,被胡宗南给记下了。

内战时期的朱先墀先是指挥109师去华北受降,在和解放军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后就被调回了陕西当整36师副师长。朱先墀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做到了1949年11月,他所在的36军(由整36师改称)在继沙家店战役后,又接连两次遭到解放军的重创,作为副军长的朱先墀没得选择,也只能跟着败军从陕西一路退到了四川。(www.xing528.com)

在成都的时候,朱先墀临危受命,被胡宗南任命为36军军长。究竟该带着这支部队走向何方呢?朱先墀不是没有考虑过起义,比如他的上级——第18兵团司令官李振就对他表露过这个意思。起初朱先墀也表示同意,并且派了自己的副参谋长到兵团部作为联络人员。可到最后关头,朱先墀犹豫了,他觉得不能对不起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长官胡宗南,于是在最后一天,决定跟着李文突围了。

前面说过,由于36军前任军长刘超寰或是其他一些原因,突围的36军被分割使用了。其中123师奉命留在成都等死,165师主力奉命对解放军实施自杀性的反攻,28师则由5兵团司令官李文直接指挥,只剩下个朱先墀带着军部以及165师的一个团随大部队行动,堂堂少将军长,竟然连个师长都不如,实在是落魄。朱先墀觉得自己被排斥了,既然不见容于上级和同僚,所属的123师和165师又都做了突围部队的牺牲品,干脆自己另外寻找突围方向吧。他也不跟着主力向西南突围了,朱先墀决定反其道而行,从西北方向突围,沿途虽然遭到解放军的重重阻击,但是要比突围主力受到的阻力轻松许多。

朱先墀成功了,他带着数百残部艰难地抵达了西昌,并且在将部队编并到友军之后,跟着胡宗南去了台湾。他从成都突围了,又从西昌安全地转移到了台湾,可说是一位比较幸运的将军。因为成都的将军们非死即俘,留在西昌的将军们也是殊途同归。只有他,到了台湾。在这里不得不说36军的历任军长们都很幸运,而且都很长寿。比如钟松,1949年5月就请假去了香港,一直活到1995年。再如刘超寰,在成都搭上了飞往台湾的最后一班飞机,死于1987年。最后就是本文的主角朱先墀了,他从西昌飞到了台湾,并在“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云林荣民之家”主任的岗位上走完了军旅生涯中的最后一段经历,一直干到1972年3月退休。朱先墀死于1996年,享年91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