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世纪末期服饰(1870-1900)

19世纪末期服饰(1870-1900)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6-13臀部系着蝴蝶结的巴斯尔女裙19世纪七八十年代,女子紧身胸衣的用料较为柔软,关键部位缝线密集,用以加强面料的强度。

19世纪末期服饰(1870-1900)

第四节 19世纪末期服饰(1870年—1900年)

4.1时代背景及服饰特点

19世纪末,欧洲各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各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的进步从不同层面改变了人类和他们自古以来构筑的生活模式、审美观价值观,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来投身体育运动。对应于社会形态的变革,服装样式也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转型期,十分注重体育活动的需要。到了90年代,人们为每一项体育活动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服装,不仅包括网球装(见图1-6-12)、游泳装、自行车骑装,还有水球装、曲棍球装、棒球装、田径装、划船装等。

这个时期,女子思想逐步解放,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的意识随之体现出来,这是女权运动的前奏,也为女子服装向开放式、运动式转变打下了思想基础,提出了功能性要求。女装男装之后也开始了向功能性方面的转变,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传统的造型样式仍主导着女子服装。

img87

图1-6-12 19世纪末的女子网球服

4.2女子服饰

进入19世纪末,女装的演变速度更快。由于受到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此时期女子的衬裙和裙撑将重心移到后臀,称为“巴斯尔”式(Bustle)裙撑,使女子的侧面构成完美的“S”形曲线,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作“S形时代”。其制作方法和样式极为丰富,都以后臀高高翘起为美。因此,衣裙的背后成为装饰的重点,通常以堆积的大蝴蝶结和由此形成的褶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见图1-6-13)。上体的造型仍然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并勒紧纤腰。

4.2.1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女装

上衣的衣身加长,一般是袍式或连衣裙的形式。上衣只罩于身上,前襟与裙子重叠部位打开很多,或撩起系在背后,或翻起在后身束起。前衣摆最长时可至地面,倒三角形尖下摆消失了,下摆大多为平直造型。

领式在这一时期以变化快为特征,深开的V形领、鸡心领和小翻领较为多,一字领(见图1-6-14)、弧形领和U形领也时常出现。相对而言,这时的袖子比较简洁合身,但是为了与服装其他部分的装饰相称,衣袖也经过了修饰加工,早礼服的袖子大都齐到腰部,但特殊场合的衣袖却要短些。

img88

图1-6-13 臀部系着蝴蝶结的巴斯尔女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女子紧身胸衣的用料较为柔软(见图1-6-15),关键部位缝线密集,用以加强面料的强度。当时女子们穿着紧身胸衣,追求的是凸胸平腹的造型效果。

img89

图1-6-14 领口开成一字型的巴斯尔女裙

img90

图1-6-15 “S形”时期的紧身胸衣

img91

图1-6-16 布满花饰的拖地式女裙

img92

图1-6-17 羊腿袖和纤细腰围组合而成的“X”外形

img93

图1-6-18 19世纪末的“X”形女装(www.xing528.com)

19世纪70年代女子下身仍穿裙子,整体造型多为窄裙,裙撑消失,修长的裙式在小腿部位很窄,直径小于臀围,裙形使女性看起来多了几分苗条和秀丽,但走动起来并不十分方便。80年代后期,裙摆逐步变大,恢复了三角形裙式。

裙撑虽然消失了,裙垫却被大量地使用。其主要用来垫高臀部,强调突臀效果,使裙子向后延伸。中上层妇女的后摆多为拖地式,裙后下方和拖地部分布满花饰或系扎出花式。大量对称或对比强烈的布料花纹呈直线、弧线、斜线或波浪线形,从腰间垂到裙子的底边(见图1-6-16)。

4.2.219世纪90年代的女装

19世纪90年代,纤细、束紧的腰围仍被认为是完美的造型(见图1-6-17)。为了达到审美的要求,女子们还在正常腰围的腰上系上能束紧腰身的宽腰带;或者在剪裁裙子上下功夫,采取分片裁剪和捏褶的方法,造成裙子的喇叭状。妇女们时兴穿套服,一般短外套是素色的,可搭配面料相同或不同的裙子。

当时最有特点的部位是袖子,为了强调细腰身,在袖子上可行的方法是使肩部的横向线条扩展,所以这一时期又重新流行羊腿袖(见图1-6-17)。其特点是在肘部以上成大灯笼状,而在肘部以下收紧,直到1899年时,才又出现通体紧瘦的袖子。庞大的羊腿灯笼袖增加了服装的豪华感,使之富有气派。为了适应这种袖形,短外衣以柔软合体的披肩型居多,或者穿着羊腿形袖子的短外衣(见图1-6-18)。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女装总体造型为“X”形。

进入19世纪末,裙撑逐步消失,但裙形仍然膨起,通过系许多三角布的办法使裙子扩展成钟形。裙子上用一种花边装饰,水平地镶在紧身胸衣上。19世纪末的裙子不是硬挺的,而是紧贴在臀部上并柔软地拖到地面(见图1-6-18)。女子们为了在走路时优雅地露出裙子下面白色的饰边而不是脚踝骨,必须得学习提裙的艺术。90年代的裙子使用了松紧带,用来固定褶饰。

运动式服装款式越来越丰富,其造型仍脱不掉“X”形的总体样式,连游泳衣的造型也如此。女式泳衣的式样一般是高领口、羊腿形袖子、及膝长的裙子,里面还穿着灯笼裤。一般都用深蓝色的哔叽、羊驼呢和法兰绒等厚质、有弹性的面料制作,并且有白色边饰,腰部紧瘦。

4.3男子服饰

这一时代前期,男子穿有腰身的长大衣(见图1-6-19),显得十分精干,衣服长度为身高的四分之三或更长一些,有较宽的翻领,侧袋有袋盖。中上层社会几乎每个人都穿大礼服或燕尾服。西服宽松下垂并有褶皱,衣服的边缘裁成圆角或方角,衣服的翻领相当高。背心做得较大,在颈部露出小的“V”形领口,从“V”形领口可看见一个宽大的水手式领结,或是深色绸质领带衬衣的胸部笔挺,里面装有假胸,衬衣从背后开口,领口和袖子较硬。

这个时期的后半段,男子着装仍然以三件套形式为主。新的变化是现代型的衬衣和领带的登场(见图1-6-20)。所谓现代型,即衬衣领呈有领座的翻领,袖口有浆硬的袖克夫的形式。衬衣领子基本定形,领巾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领结和领带。领结与领带的系法作为男子身份和礼节的象征也被固定下来。这时,还出现了各种羊毛织物的短大衣,有的是适应人们体育运动而产生的,没有开襟,称为运动套头衫

img94

图1-6-19 19世纪末的男子收腰大衣

4.4服饰品及形象

4.4.1男子形象

男子的帽式与前期没有太大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帽筒高度逐渐下降。另外,男子留长鬓角已经落伍,人们更喜欢把脸刮得干干净净。靴子已很少有人穿,除了与礼服相配套的三接头皮鞋质地较硬外,一般的皮质相对较软,鞋的基本式样与今天没有太大的区别。

4.4.2女子形象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女子发式多为向上或向后梳,常在脑后系扎,然后或编成辫,或盘成发髻,或自然卷曲下垂,被称作“圣母式”。发式梳高处内有金属丝笼制的假髻,发型显得更加丰厚饱满。

七八十年代缎发带、头巾都很流行,大多带有花边或蝴蝶结装饰。此时的无檐女帽仅限于家居使用,或者是已婚妇女佩戴。一般女子流行戴向上翻的宽边和矮钟形帽顶的帽子,还会在帽带周围用鸵鸟毛装饰。此外,戴面纱也十分流行。

女鞋在这个时期的流行趋势是高跟鞋、高筒靴,鞋面上多用扣、带、蝴蝶结装饰。鞋子造型上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实用与简洁的宗旨。

90年代的发型与前期变化不是很大,总的变化是发型高度有所下降,假发和发笼减少,发型更加自然。头发大多梳至脑后,盘髻。80年代高花瓶式的帽子和小巧的檐帽被90年代的平顶宽边大檐帽所取代,帽子上的饰物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鞋子仍流行英国样式,运动鞋和时髦式样的鞋子走向极端。鞋子通常是由羊皮、缎子或棉布制作而成,样式有便鞋、拖鞋和靴子,颜色主要有黑色、棕色、白色和黄褐色。

img95

图1-6-20 现代型男子衬衣和领带登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