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禅心生活:如何放下视珍宝和功名

禅心生活:如何放下视珍宝和功名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儿子挖开父亲的坟,从口中取出了那枚金钱。寡妇的儿子否认发现宝藏的事,国王始终不信,就用各种刑法拷打他。到头来全是空执著其一生,累其一世,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个人不再执著于世间相,也是不能解脱的。举个例子来讲,就像看病一样,是一个过程,即使不再执著于世间相,却又执著于出世间相。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禅心生活:如何放下视珍宝和功名

1.视珍宝为粪土,看功名如浮云

积德是平日里行善,不吝啬钱财,多布施。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功德最实在,还能福延子孙。

有人问禅师:“钱财是什么?”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话说有个国王很喜欢聚敛财宝,有个愿望就是把所有的财宝都带到他的后世去。所以从他即位起,他就把这个国的所有珍宝都收集起来,不让外面有一点剩余。

因为他的贪婪,于是规定谁想结交他的女儿,必须要带着财宝当见面礼。而且是连人带财宝一起拿来才能结交他的公主。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了当地的好几个富翁的财宝,慢慢的,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地方还有金钱宝物,所有的金钱宝物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寡妇,她只有一个儿子,她对这个儿子是极其的疼爱。一次偶然的机会,寡妇的儿子见到了国王的一个女儿,她姿色美丽,婀娜的身姿,很让这个寡妇的儿子喜欢。但他家里没有钱财,是没法结交国王的女儿的。由于过度思念,他开始生病,眼瞅着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实在没办法了就问他:“还有什么想法,母亲都能答应你。”

儿子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母亲。于是母亲对儿子说:“现在国内一点金钱宝物都没有了,咱家里也是一点金钱宝物都没有了,只有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着的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用那钱去结交国王的女儿吧。”

后来儿子挖开父亲的坟,从口中取出了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金币,便去见国王。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都在我的仓库里了。你的金币哪里来的?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宝藏?”

寡妇的儿子否认发现宝藏的事,国王始终不信,就用各种刑法拷打他。后来寡妇的儿子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您这样行不行,第一您可以去问问我的母亲,实在不行就去父亲的坟地看看。要是我欺骗了您,您再杀了我也不晚啊!”

于是国王派了亲信去寡妇家里盘问寡妇,还亲自去坟地察看真假。果然看见他父亲口中放金币的地方,这才相信了。紧接着,派去的亲信,也回来说寡妇和她儿子的说法是一致的。就在这会儿,果然忽然间明白了一个这样的道理,钱财是带不走的,这个寡妇的丈夫就一枚金币都没有能带走,更何况我那么多宝物呢?

故事讲完后,禅师问那个人:“钱财为何物?”

那人回答道:“身外之物。”

久积福德,必有回报。固守钱财,空喜一场。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更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直接布施给那些更需要的人,不仅是帮助他人渡过困难,也给自己积福成德,延福子孙。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财富是: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完美的精神生活

金钱、权利、物欲、女色……到头来全是空执著其一生,累其一世,一切都是过眼云烟。(www.xing528.com)

佛教提出“诸法空相”、“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为了让人们放弃对世间相的执著,解脱世间相的困惑。这里的“执著”有两种。一种是:“著有”——执著于有。另一种是:“著空”——执著于空。一个人执著于世间的功名利禄等事相,就是“著有”。一个人执著于出世间的清净,就是“著空”。一个人不再执著于世间相,也是不能解脱的。举个例子来讲,就像看病一样,是一个过程,即使不再执著于世间相,却又执著于出世间相。因此打破一切执著,才能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真正做到不执著。看到自己原本清净无染、灵动活泼的真实自我。

红楼梦》中那位疯癫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只要看过书籍电视的都略有所闻。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讲内心的贪恋彻底消除,是谈何容易。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生境界得以超然,就需解脱名利的虚妄束缚。但真正能看破红尘的有几人呢?就是唱《好了歌》的疯癫道人也未见得能做到“不离凡俗,一尘不染”。饱读诗书的贾雨村,又何尝不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但他依旧对娇杏念念不忘,为官之后,派人把娇杏接来,做了填房,他明知道恩公甄家女儿的下落,却畏惧权势不帮恩公找回女儿。为了讨好四大家族,他贪赃枉法,胡乱判案,自己最终也没得个什么好下场。

陷入金钱、权力、色相的深渊中就会越陷越深,烦恼也会随之而来。即使一时得到满足,过了不了多久就会再次陷入进去,直至无法自拔。

静品禅心

人生在世不可太过贪,因为这样不仅会让你身心疲惫,还等于饮鸩止渴,最终不得自拔。人可以追求你想要的东西,但要适可而止,不得过于偏执,该放手时要及时放手,才是一种明智之举。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心灵才能获得宁静与安详,每日才能过得愉快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