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生根据四诊搜集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进行综合分析

医生根据四诊搜集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进行综合分析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搜集和掌握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作为辨证的纲领,称之为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纲领。因此,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就可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医生根据四诊搜集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进行综合分析

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搜集和掌握各种病情资料(包括病史、主要症状、舌象、脉象和其他病理体征),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作为辨证的纲领,称之为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纲领。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纲领性证候加以归纳。因为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或热;从邪正盛衰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或虚;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阳或阴两大类。因此,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就可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一、表里辨证

表与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与里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就病位而言,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脏腑、气血阴阳、骨髓在内属里;从病势趋向论,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情渐重,由里出表是病情渐轻。

(一)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咽痛,微有咳嗽,舌苔薄,脉浮等。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荨麻疹、痤疮、口眼歪斜、针眼等。常见皮损为红斑、丘疹、风团、瘙痒、水疱或眼部红肿疼痛、目涩、畏光、流泪,但病位常较轻浅,症状也较轻。

(二)里证

里证是指病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受病所反映的证候。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

【临床表现】表现多样,概括地说,凡非表证、半表半里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具体内容见以下各节辨证。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如痤疮、黄褐斑、肥胖、脱发等。若为里实、里热证,皮损表现为泛发性红斑或紫红斑,里寒、里虚证则皮疹迁延,渗出奇痒,疹色晦暗,皮肤发硬,怕冷等。损美性疾病虽然以皮毛、形体、官窍病变为主要表现,但多数是脏腑经络气血失调的外在表现,里证居多,这决定了损美性疾病必须重视内治内调的特点。

(三)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而处于半表半里的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偏盛与偏衰,若机体表现为阴盛或阳虚,则为寒证;阳盛或阴虚,则为热证。

(一)寒证

寒证是指感受阴寒邪气或机体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有实寒证和虚寒证之别。

【临床表现】常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面色白,肢冷踡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或白滑,脉迟或紧等。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有冻疮、皲裂疮、肥胖等。皮损可表现为色淡白或青紫,温度偏低,或有疼痛、渗出、糜烂、疣状苔藓化改变,有疼痛不明显的反复发作的皮肤溃烂,得温则减,冬季发病或加重等特点。形体可表现为瘦弱或肥胖,并呈无力虚软状态。

(二)热证

热证是指感受阳热邪气或机体阴虚阳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有实热证和虚热证之别。(www.xing528.com)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相同,常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甚或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如痤疮、粉花疮、日晒疮、酒齄鼻、热疮、唇风、体气、口气等。皮损可表现为色泽鲜红,泛发性红斑、丘疹、红肿灼热、水疱、脓疱等。脾胃积热可见皮肤油腻,阴虚火旺可见皮肤干燥。形体肥者多脾胃积热,并肌肉结实,形体健硕,瘦者多阴虚火旺。

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实证反映邪气强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

(一)虚证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而邪气不明显,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点的证候。

【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难以全面概括。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大便稀溏或滑脱,小便清长或失禁,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或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有肥胖、消瘦、头发黄赤、早生白发乳房下垂、乳房偏小等。皮损可表现为皮疹欲出不出,迁延难愈,红肿不明显,颜色晦暗,皮肤干燥皲裂,毛发稀疏干黄等。

(二)实证

实证是由于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致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以邪气盛实,正气不虚,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为特点的各种证候。

【临床表现】由于实证的病因不同,邪气侵犯、停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极不一致,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短赤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等。

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如痤疮、粉花疮、日晒疮、酒齄鼻、热疮、唇风、体气、口气等。皮损表现为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症状严重,发热,怕热,红肿,剧痒,脓疱,水疱,糜烂,渗出等。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是辨别疾病类别的一对纲领。阴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概括,根据阴阳的属性,可以对疾病的性质,疾病症状、体征的表现特点进行归类,因此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上述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里、虚、寒证属阴。

(一)阴证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阴证范围。

【临床表现】不同疾病,表现出的阴证证候不尽相同,各有所侧重。一般常见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怯,呼吸微而缓,畏寒肢冷,身重踡卧,口淡不渴,痰、涕、涎质地清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细、弱、微等。

阴证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和皮损见里、寒、虚证。

(二)阳证

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范围。

【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表现出的阳证证候不尽相同,一般常见面红目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阳证常见的损美性疾病和皮损见表、热、实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