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死亡恐惧与肯定生命-占有还是存在

死亡恐惧与肯定生命-占有还是存在

时间:2024-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死和死亡过程的恐惧其实并不是害怕生命的终止,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这样。虽然看上去对死亡的恐惧具有非理性的色彩,但是,如果生命也被体验为一种占有,那就不能这样说了。防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不是说要做好死的准备,而是不断减少重“占有”的价值取向和在“存在”中成长。不管什么形式的财产,如果我们都能摆脱占有财产的需求,特别是摆脱我们的自我束缚,那么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东西。

死亡恐惧与肯定生命-占有还是存在

前面已经说过,假如人的安全感建立在他所占有的东西基础之上,那么他也不可避免地会害怕失去这些占有物。此处,我想进一步谈谈这一点。似乎能够做到让人不依恋财产从而也不怕失去什么,但是,让人不害怕失去生命、不怕死是否也能行呢?所有的人都害怕死吗?或者说,只有老人和病人才怕死?是不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总会死,而这种“知”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负担?是不是说,因为年龄和病痛的缘故我们距生命的终点越近,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大,也就越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恐惧?

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的精神分析实验,来研究从童年到老年整个时期的这种现象,并且把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怕死表现都包括进来。这些研究不应局限在个人身上,而是利用现有的精神分析方法,对较大的群体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尚无这样的研究,所以,我们不得不根据一些零散的资料暂时做出某些推论。

最明显的实例大概就是人追求永生不死这种根深蒂固的愿望,比如旨在保存人的躯体的那些习俗和信仰都体现了这一愿望。现在,人们常常通过“美化”尸体来否认死,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借助掩饰死的方式来压抑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要想真正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途径只有一条。佛陀、耶稣、主张清心寡欲的斯多葛主义者和埃克哈特都给我们指明了这条道路:不要死死地抓住生命不放,不要把生命视为一种财产。(www.xing528.com)

对于死和死亡过程的恐惧其实并不是害怕生命的终止,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伊壁鸠鲁说:“死与我们无关,因为只要我们尚生存,死神就没有到来;一旦死神到来,我们也就不存在了。”(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人们当然惧怕死亡之前的痛苦和折磨,但这与对死亡的恐惧是两码事。虽然看上去对死亡的恐惧具有非理性的色彩,但是,如果生命也被体验为一种占有,那就不能这样说了。那样,人害怕的就不是死亡,而是失去他所占有的东西:他的躯体、自我、财产以及个性,害怕向这个无个性的深渊望一眼,害怕陷入“绝望”的境地。

只要我们仍然活在一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那我们必然会怕死,任何合理的解释都不会消除这种恐惧心理。但是,一个人在弥留之际,由于强烈地感到对生命的爱,由于有着要回报他人的、能激起我们爱的那种爱,这种恐惧心理会减轻许多。防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不是说要做好死的准备,而是不断减少重“占有”的价值取向和在“存在”中成长。斯宾诺莎说:“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伦理学》,第四部分)

知道了怎样去死,实际上也就知道了怎样去生。不管什么形式的财产,如果我们都能摆脱占有财产的需求,特别是摆脱我们的自我束缚,那么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东西。注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