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埃克哈特教士:占有与存在

埃克哈特教士:占有与存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昆特自己也承认,他认定的真实性只是暂时的,很可能有很多大家认为是埃克哈特教士的作品将得到证实。然而,这并不是埃克哈特的意思,他指责那些把一无所求理解为进行忏悔和仅仅走宗教形式的人。)埃克哈特所指的“求”也是佛教思想的基本范畴——“贪”、物欲和私欲。埃克哈特一无所知的概念对占有知识与认知行为进行了区分。埃克哈特对特定观点和思考过程进行了明确区分。

埃克哈特教士:占有与存在

埃克哈特描述并分析了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模式的区别,其论述的透彻和清晰非其他导师所能及。埃克哈特是德国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的主要人物,是位知识渊博的神学家,也是德国神秘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以及最为深刻、激进的思想家。他的德语布道影响巨大,不仅感化了他的信徒和同时代的人,还包括后来的德国神秘主义作家,以及今天那些追寻真正指引的人: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无神论的、理性的同时又具有宗教严肃性的人生哲学。

本章节所引埃克哈特的言论均来自约瑟夫·昆特(Joseph L. Quint)整理编选的《埃克哈特德文著作集》(Meister EckhartDie Deutschen Werke,简称Quint D. W.)和《埃克哈特德语布道讲稿和文册》(Meister EckhartDeutsche Predigten and Traktate,简称Quint D. P. T.),以及雷蒙德·布莱克尼(Raymond B. Blakney)翻译的英文版《埃克哈特》(Meister Eckhart,简称Blakney)。值得注意的是,昆特的版本仅包含目前他认定确为埃克哈特所著的文章,而布莱克尼的译本基于弗兰茨·费弗(Franz Pfeiffer)编纂的德语版本,其中一些篇章的真实性不被昆特认可。但昆特自己也承认,他认定的真实性只是暂时的,很可能有很多大家认为是埃克哈特教士的作品将得到证实。引用注释里的数字指的是三本来源书籍中埃克哈特的布道编号。

要了解埃克哈特对占有型生存模式的观点,经典的资料来源就是他关于贫穷的布道,这篇布道依据的是《马太福音》(5:3):“精神上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埃克哈特在这篇布道中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精神上的贫穷?他一开始便谈到,他所说的不是外在的、物质上的贫穷,尽管这种贫穷也值得称道。他想说的是内在的贫穷,也就是福音书中所指的那种贫穷。他的定义是:“一个一无所求、一无所知以及一无所有的人是穷人。”(Blakney,28;Quint D. W.,52;Quint D. P. T.,32)

那么谁是一无所的人呢?我们通常认为是一个选择了禁欲生活的人。然而,这并不是埃克哈特的意思,他指责那些把一无所求理解为进行忏悔和仅仅走宗教形式的人。他认为,怀有这种信念的人执着于自私的自我。“这些人徒有圣洁之名,从外表上看是神圣的,但内心里他们都是蠢货,因为他们没有领会神圣真理的真意。”(此处译文基于作者对昆特德语文本的英译。)

埃克哈特所指的“求”也是佛教思想的基本范畴——“贪”、物欲和私欲。佛陀把贪欲看作人生痛苦而非快乐的缘由。当埃克哈特说人要无欲无求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人应当成为意志薄弱者。他所说的欲求指的是贪念,是驱使人们的欲念。在准确的意义上,这不是意志。埃克哈特甚至要求人们不应期望遵循上帝的旨意,因为这也是一种欲念。一无所求的人就是对一切都无贪欲的人,这就是埃克哈特所说的“不执”(nonattachment)这一概念的本质。

那么谁又是一无所的人呢?难道埃克哈特要把一个愚昧无知、没文化、没教养的家伙奉为理想人物吗?埃克哈特致力于教化那些尚未开化之人,并且他自己学识渊博,他也从不隐瞒和贬低这一点,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埃克哈特一无所知的概念对占有知识与认知行为进行了区分。认知行为即刨根问底、追本溯源。埃克哈特对特定观点和思考过程进行了明确区分。他强调与其爱上帝不如去认识上帝。他写道:“爱与欲望、目的有关,而知识不是某种特定观点,它是剥去层层外壳,保持中立,赤裸地奔向上帝,直至触摸到他,将他一把抓住。”(Blakney,27;昆特认为无法证实来源。)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埃克哈特在不同层面上都进行过论述),他走得更远。他写道:

再者,穷人是一无所知的人。我们有时说,人应当活得好像他既不为自己也不为真理或上帝而活。关于这一点,我们换一种说法并进一步说:要达到这种贫穷,人必须活得好像他甚至不知道他既不为他自己也不为真理或上帝而活。此外,他必须清空所有知识,使得心中没有上帝的概念;因为当一个人的存在外在于上帝,在他心中活着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因此我们说,人应当清空自己的知识,就仿佛他自己不存在一样,让上帝自行其道,使人类得到解放。(Blakney,28;Quint D. W.,52;Quint D. P. T.,32;此处一小部分译文是基于作者对昆特德语文本的英译。)(6)

要了解埃克哈特的立场,有必要弄清楚这些话的真意。当他说“人应当清空自己的知识”,他不是说人应该忘记他所知道的东西,而是说人应该忘记他是知道的这一事实。也就是说,我们不应把知识当作财产,认为它能赋予自己安全感和某种身份;我们不应让知识来“填充”自己,或者去固守、渴求知识。知识不应带有教条的特性,使我们成为奴隶。总之,他所反对的这一切都是占有型生存模式所固有的。在存在型生存模式中,知识就是透彻的思考过程本身,这种思考不会为了寻求某种可靠性而停滞不前。埃克哈特继续说到:

人应当一无所指的是什么?

请特别注意这一点:我曾多次说过,权威们也认同,人应该摆脱一切[他自己的]物品和行动的束缚——内在的也好,外在的也罢——使自己能够成为上帝的居所,适合上帝在其中采取行动。现在我们不这样说了。如果一个人清空了物品、造物、自我以及造物主,但是上帝在他那里还能找到一个活动的场所,那么我们说:只要那个场所存在,这个人就还没达到极端的贫穷。因为上帝并没要求人在内心为上帝预留一个场所,真正精神上的贫穷要求人们清空上帝及其行动的影响,这样如果上帝要在一个人的灵魂中采取行动,上帝自身必须成为自己活动的场所,只要上帝愿意这么做……所以我们说,人必须要贫穷到他既没有也不是上帝的活动场所。只要人在心中还预留一个场所,那他就仍然保留着差别心。因此我请求上帝(God)帮我摆脱上帝(god)。(Blakney,pp. 230-231)

这就是埃克哈特“不占有”的概念,他在这里的表述极为激进。首先,我们应该摆脱自己的物品和行动。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什么都不占有、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说我们不应该被拥有的东西捆绑和束缚住,哪怕是上帝。(www.xing528.com)

当埃克哈特谈论占有与自由的关系时,他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进行探讨的。人类自由的限度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财产、行动以及最终我们自我的束缚。如果我们囿于自我之中[昆特在这本集子的导言中将中古高地德语中的Eigenschaft一词译为“恋我”(Ichbindung)或“极端利己”(Ichsucht)],我们就阻碍了自身的实现与完满。(Quint D. P. T.,Introduction, p. 29)我完全同意米特(D. Mieth)的观点,他认为自由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条件,自由就是放弃自我,就像圣保罗所说的不受任何恋我心态束缚的爱一样。只有不受桎梏,并且摆脱了对物和自我的欲望,这样的自由才是爱和丰富人生的条件。按照埃克哈特的观点,人类的目标就是要摆脱恋我心态和自我中心,即占有型生存模式,才能达到生命的完满。关于如何深入理解埃克哈特所说的占有取向,在我知道的作者当中,米特(1971)的想法与我最为接近。他提出“人的财产型结构”概念,在我看来跟我所说的“占有型生存模式”或“占有型存在结构”是一样的意思。当谈到打破这种内在的财产型结构时,他引用了马克思的“产权征用”(expropriation)概念,并指出这是最彻底的征用形式。

在占有型生存模式中,关键的不是占有的五花八门的客体,而是人们的整体心态。每样东西、任何东西都能成为欲望的客体,如日常用品、财产、礼俗、善行、知识和思想。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坏,但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东西,使之成为限制我们自由的枷锁,阻碍了我们的自我实现,那么这些东西就变成坏的了。

埃克哈特是从两种不同但又近似的意义上来使用“存在”概念的。一种是狭义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指的是那些驱动人类的真实的、往往是无意识的动机,它们区别于人的行为与观念,因为其独立于行动和思考着的人之外。昆特称埃克哈特为“天才的灵魂分析师”,他说:“埃克哈特不厌其烦地揭示人类行为之间最隐秘的联系,以及最深藏不露的自私、意图和观念的悸动,并对热切期待别人感激和回报的心理进行谴责。”(Quint D. P. T.,Introduction, p. 29)埃克哈特洞察人类的隐秘动机,这引起了后弗洛伊德时代读者的极大兴趣,他们认识到那些产生于前弗洛伊德时代、至今依然盛行的行为主义观点过于天真,因为这些观点宣称行为和观念是终极数据,无法再细分,就像二十世纪初人们说原子不可分解为更小单位一样。埃克哈特在许多地方都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就是:“人不要总去想应该什么,而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什么……因此把关注点放在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不是做几件有善心的事,即强调我们行动的本质基础。”我们的存在才是现实,是我们的精神动机,是驱动我们行为的品格。相反,我们的行动和观念与我们的动力核心相分离,它们是非现实的。

“存在”的第二个含义范围更广,也更为根本:存在是生命、活动、生育、更新、喷涌、流出和生产。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是占有的对立面,是恋我与利己的对立面。对埃克哈特而言,存在是经典意义上人自身力量的积极而富于创造力的表达,并不是现代意义上那种忙碌的生活。在埃克哈特看来,行动意味着“走出自我”(Quint D. P. T.,6),对此他还做了许多形象的描绘:他把存在比做“沸腾的水”、“生育过程”,某种“在自身之中流淌又溢出自身之外的东西”。(E. Benz et al.,引自Quint D. P. T.,p. 35。)有时,他用“奔跑”这一意象来比喻“存在”的积极性。他说:“跑向安宁吧!那个跑着的人,那个永不停歇地跑向安宁的人是神圣的。他一刻不停地奔跑着、运动着,并且在奔跑中寻求安宁。”(Quint D. P. T.,8)埃克哈特对行动的另一个定义是:一个积极的、有活力的人好比一个不断变大的容器,水不断注入,但永远无法充满。(Blakney,p. 233;昆特认为无法证实来源。)

与占有型生存模式决裂是所有真正意义上人的活动的前提。在埃克哈特的伦理体系中,内在的创造性活动是最高美德,而要从事这种创造性活动,首要前提是克服任何形式的恋我和欲求。

(1)我在《像上帝一样生存》(You Shall Be as Gods,1966)一书中分析了“弥赛亚时代”这一概念。对安息日的讨论也可以在那本书以及《被遗忘的语言》(The Forgotten Language,1951)中的“安息日仪式”一章中找到。

(2)感谢雷纳·芬克提供的关于这一领域的详细信息以及富有成效的建议。

(3)可参阅乌茨、席林(O. Schilling)以及舒马赫等人的著作。

(4)以上引用内容均来自席林的著作。也可参阅他对范尼(K. Farner)和萨默拉德(T. Sommerlad)的引用。

(5)想要更透彻地理解佛教,请阅读向智长老(Nyanaponika Mahatera)的著作,特别是《佛教禅观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和《通向佛教思想》(Buddhist Thought:Essays from the Wheel)。

(6)在布莱克尼的英译本中,他用首字母大写的God表示埃克哈特所指的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而用小写的god表示埃克哈特所指的《圣经》中创造世界的上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