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臭虫:特性、危害与灭除方法

臭虫:特性、危害与灭除方法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臭虫的生物特性、危害及灭除方法臭虫又名木虱,属昆虫纲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科,体扁椭圆形,长约4毫米,红棕色,头阔,触角四节,口器刺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在我国,温带臭虫分布于南北各地,热带臭虫只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两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臭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夜间叮咬吸血,扰人睡眠。

臭虫:特性、危害与灭除方法

臭虫的生物特性、危害及灭除方法

臭虫又名木虱,属昆虫纲半翅目异翅亚目臭虫科,体扁椭圆形,长约4毫米,红棕色,头阔,触角四节,口器刺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它白天栖息于墙、床、家具等缝隙中,夜晚活动。臭虫成虫寿命约一年,耐饥力强,每年繁殖3~6代。常见的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臭虫是“四害”之一,一切可能地方都应把它消灭。所以生产特效臭虫药水,很受欢迎。

一、基本习性

臭虫是以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液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幼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小儿麻痹、结核病、锥虫病、东方疖、黑热病等。

全世界已知臭虫约有74种,但嗜吸人血的只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两种。在我国,温带臭虫分布于南北各地,热带臭虫只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两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害虫

二、发育过程、活动规律

臭虫为不完全变态,生活史分卵、若虫和成虫3期。卵黄白色,长圆形,卵壳有网状纹,前端有盖。

臭虫的性交配,被称为“创伤式授精”,这意味着雄性并不会顾及雌性的感受,甚至对雌性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雄性会用自己像剑一样的生殖器官刺穿雌性身体的任何部位实现授精,这种交配方式被认为是雄性战胜雌性交配抵抗的一种形式。通常臭虫最活跃的时间段是在黎明,在黎明到来之前的一个小时处于性攻击高峰期。成虫在隐蔽的场所交配后,把卵产在墙壁、床板等缝隙中。通常每次下卵1至数个,总数可达100~200个。在冬天,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幼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

臭虫卵黄白色,长圆形,卵壳有网状纹,前端有盖。约经6~7天,卵盖处钻出,形似成虫而较小,蜕皮5次后变为成虫。在适宜温度(35℃~37℃)时,由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个月左右。气候温暖处,1年至少可有5、6代。若虫及雌雄成虫都吸血,主要吸人血,也吸鼠类、兔等的血液。吸血量可超过虫体重量1~2倍。冬季停止吸血和产卵。成虫耐饥力强,可1年不吸血。臭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夜间叮咬吸血,扰人睡眠。叮咬时,其唾液注入皮内,中含异性蛋白质,可致局部红肿,奇痒难忍。若长期被较多臭虫叮咬,可产生贫血(尤其是营养不良者)、神经过敏及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虽然在实验室内臭虫可传播回归热螺旋体、鼠疫杆菌等病原体,但尚未证实在自然状态下臭虫能传播疾病。除经常洗晒卧具、床榻及消除墙壁缝隙外,还可用化学物理方法杀灭臭虫。50%马拉硫磷乳油、90%敌百虫等各以水稀释100倍,或以50%敌敌畏乳油配200倍水喷洒或涂刷于其活动与栖息场所,可杀死成虫和若虫;也可用沸水直接浇灌其隐存的缝内,将其烫死。成虫在隐蔽的场所交配后,把卵产在墙壁、床板等缝隙中。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数个,总数可达100~200个。在冬天,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若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www.xing528.com)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和指晓前一段时间。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小儿麻痹、结核病、锥虫病、东方疖、黑热病等。全世界已知臭虫约有74种,但嗜吸人血的只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两种。在中国,温带臭虫分布于南北各地,热带臭虫只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两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

五、消灭臭虫的有效方法

1.侵害调查。臭虫的侵害指征有粪迹、臭虫血迹,活臭虫等,以针挑法结合目测法检查可疑栖息场所(棕棚、床架、画镜线、板墙缝隙、桌椅沙发等物件)的臭虫侵害指征,严重侵害场所能闻及臭虫的臭味。

2.环境防治。环境防治的目的是铲除孳生条件,即整顿室内卫生,清除杂物,对床板、墙壁、棕棚等容易孳生臭虫的缝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有臭虫孳生的墙纸必须撕下烧掉。

3.物理防治

⑴人工捕捉:敲击床架、床板、炕席、草垫等,将臭虫震下处死,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臭虫,予以杀灭。

⑵沸水浇烫。臭虫不耐高温,可用开水将虫卵和成虫全部烫死。对有臭虫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其卵。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蚊帐,可用开水浸泡。

太阳曝晒。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1~4小时,并给予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

⑷防止散布:在有臭虫活动的居室,对行李家具等物品迁移(搬迁或买卖),务必严格检查,并作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出、带入而造成播散。

4.化学药物防治。比较好的防治臭虫较好的杀虫剂是:溴氰菊酯类或高效氯氰菊酯类,可用于灭杀跳蚤和臭虫。有刺激性气味,小剂量低浓度对大型动物伤害极小,可使用于床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