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基·考里斯马基:芬兰黑色喜剧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芬兰黑色喜剧导演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平:本名阿基·奥拉维·考里斯马基,1957年4月4日出生于芬兰奥里马蒂拉。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可以被称作黑色喜剧,其演员沉醉于咖啡和香烟中,面无表情地说出他们的台词。然而尽管考里斯马基似乎并不认为芬兰的精神空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填补,他荒凉的电影仍往往给观众留下一线希望。

阿基·考里斯马基:芬兰黑色喜剧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 AKI KAURISMÄKI

代表作

Laitakaupungin valot 2006(Lights in the Dusk)

Mies vailla menneisyyttä 2002(The Man Without a Past)

Kauas pilvet karkaavat 1996(Drifting Clouds)

Välittäjä 1996(Em p loyment Agent)

Leningrad Cowboys Meet Moses 1994

La vie de bohème 1992(Bohem ian Life)

These Boots 1992

Those Were the Days 1992

I Hired a Contract Killer 1990(www.xing528.com)

Tulitikkutehtaan tyttö 1990(The Match Factory Girl)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1989

Ariel 1988

Varjoja paratiisissa 1986(Shadows in Paradise)

“人们能够免费看一些糟糕的电视节目,又怎么会付钱去看一些糟糕的电影?”

生平:本名阿基·奥拉维·考里斯马基,1957年4月4日出生于芬兰奥里马蒂拉。

导演风格:芬兰多产的电影导演,作品主题为工人阶级生活和愿望;运用现场音乐;低调的幽默;关于赫尔辛基的场景及事件。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电影可以被称作黑色喜剧,其演员沉醉于咖啡香烟中,面无表情地说出他们的台词。最初考里斯马基初与兄弟米卡(Mika)合作,随后他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改编的《罪与罚》(Rikos ja rangaistus,1983)。这部电影已经展示了一些他后来的标志:看似僵硬的表演、运用现场音乐、工薪阶层的人物在芬兰城市环境中寻求更有目的的存在感。

他的两个三部曲包括了他最受欢迎的作品。第一个三部曲包括《天堂孤影》(Varjo ja paratiisissa,1986)、《升空号》(Ariel,1988)和《火柴厂女工》(Tu litikkutehtaan tyttimg708,1990),展现了各式各样的赫尔辛基蓝领居民,他们渴望爱和理解,同时努力在冷漠的日常生活中使收支平衡。在前两部电影中,主角通过离开芬兰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幸福,但在《火柴厂女工》的结局中,主人公则面临监禁。

后来的三部曲《浮云》(Kauas pilvet karkaavat,1996)、《没有过去的男人》(Mies vaillam enneisyyttimg709,2002)和《薄暮之光》(Laitakaupungin valot,2006),关心了工人阶级在芬兰社会的位置。考里斯马基观察处于90年代早期经济萧条中的祖国,在新千年的开始对新身份的寻找,以及在一个比以前更冷的国家重新开始的生活。然而尽管考里斯马基似乎并不认为芬兰的精神空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填补,他荒凉的电影仍往往给观众留下一线希望。L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