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优化设计

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是钟式炉顶装料设备的典型代表,如图5-1所示。

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优化设计

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是钟式炉顶装料设备的典型代表,如图5-1所示。由大钟、大料斗、煤气封盖、小钟、小料斗和受料漏斗组成。

5.1.1.1 大钟、大料斗及煤气封罩

A 大钟

大钟用来分布炉料,其直径在设计炉型时应与炉喉直径同时确定,一般用35号钢整体铸造。对大型高炉来说,其壁厚不能小于50mm,一般为60~80mm。钟壁与水平面成45°~55°,一般为53°,对于球团矿和烧结矿角度可以取小值;对流动性较差,水分含量较高,粉末较多的矿则取大值。为了保证大钟和大料斗密切接触,减少磨损,大钟与大料斗的接触带都必须堆焊硬质合金并且进行精密加工,要求接触带的缝隙小于0.08mm。为了减小大钟的扭曲和变形,常做成刚性大钟,即在大钟的内壁增加水平环形刚性环和垂直加强筋

大钟与大钟杆的连接方式有绞式连接和刚性连接两种。绞式连接的大钟可以自由活动。当大钟与大料斗中心不吻合时,大钟仍能将大料斗很好地关闭。缺点是当大料斗内装料不均匀时,大钟下降时会偏斜和摆动,使炉料分布更不均匀。刚性连接时大钟杆与大钟之间用楔子固定在一起,其优缺点与活动的绞式连接恰好相反,在大钟与大料斗中心不吻合时,有可能扭曲大钟杆,但从布料角度分析,大钟下降后不会产生摇摆,所以偏斜率比绞式连接小。

B 大料斗

大料斗通常由35号钢铸成。对大高炉而言,由于尺寸很大,加工和运输都很困难,所以常将大料斗做成两节,如图5-1中的1和22,这样当大料斗下部磨损时,可以只更换下部,上部继续使用。为了密封良好,与大钟接触的下节要整体铸成,斗壁倾角应大于70°,壁应做得薄些,厚度不超过55mm,而且不需要加强筋,这样,高压操作时,在大钟向上的巨大压力下,可以发挥大料斗的弹性作用,使两者紧密接触。

常压高炉大钟可以工作3~5年,大料斗8~10年,高压操作的高炉,当炉顶压力大于0.2MPa时,一般只能工作1.5年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个月。主要原因是大钟与大料斗接触带密封不好,产生缝隙,由于压差的作用,带灰尘的煤气流高速通过,磨损设备。炉顶压力越高,磨损越严重。

为了减小大钟、大料斗间的磨损,延长其寿命,常采取以下措施:

图5-1 马基式布料器双钟炉顶

1—大料斗;2—大钟;3—大钟杆;4—煤气封罩;5—炉顶封板;6—炉顶法兰;7—小料斗下部内层;8—小料斗下部外层;9—小料斗上部;10—小齿轮;11—大齿轮;12—支撑轮;13—定位轮;14—小钟杆;15—钟杆密封;16—轴承;17—大钟杆吊挂件;18—小钟杆吊挂件;19—放散阀;20—均压阀;21—小钟密封;22—大料斗上节;23—受料漏斗

(1)采用刚性大钟与柔性大料斗结构。在炉喉温度条件下,大钟在煤气托力和平衡锤的作用下,给大料斗下缘一定的作用力,大料斗的柔性使它能够在接触面压紧力的作用下,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使大钟与大料斗密切闭合。

(2)采用双倾斜角的大钟,即大钟上部的倾角为53°,下部与大料斗接触部位的倾角为60°~65°,其优点有:

1)减小炉料滑下时对接触面的磨损作用,因为大部分炉料滑下时,跳过了接触面直接落入炉内,双倾斜角起了“跳料台”的作用。

2)可增加大钟关闭时对大料斗的压紧力,从而使大钟与大料斗闭合得更好。通过力学计算可知,当倾斜角由53°增大到62°时,大钟对大料斗的压紧力约增大28%,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刚性大钟与柔性大料斗结构的优越性。

3)可减小煤气流对接触面以上的大钟表面的冲刷作用,这是由于漏过缝隙的煤气仍沿原方向前进,就进入了大钟与大料斗间的空间。

(3)在接触带堆焊硬质合金,提高接触带的抗磨性。大钟与大料斗间即使产生缝隙,也因有耐磨材质的保护而延长寿命,一般在接触带堆焊厚5mm、宽约100mm的硬质合金。

(4)在大料斗内充压,减小大钟上、下压差。这一方法是向大料斗内充入洗涤塔后的净煤气或氮气,使得大钟上、下压差变得很小,甚至没有压差。由于压差的减小和消除,从而使通过大钟与大料斗间缝隙的煤气流速减小或没有流通,也就减小或消除了磨损。

C 煤气封罩(www.xing528.com)

煤气封罩是封闭大小料钟之间的外壳。为了使料钟间的有效容积能满足最大料批进行同装的需要,其容积为料车有效容积的5~6倍,煤气封罩上设有两个均压阀管的出口和4个人孔,4个人孔中3个小的人孔为日常维修时的检视孔,一个大的椭圆形人孔用来在检修时,放进或取出半个小料钟。

5.1.1.2 布料器

料车式高炉炉顶装料设备的最大缺点是炉料分布不均。料车只能从斜桥方向将炉料通过受料漏斗装入小料斗中,因此在小料斗中产生偏析现象,大粒度炉料集中在料车对面,粉末料集中在料车一侧,堆尖也在这侧,炉料粒度越不均匀,料车卸料速度越慢,这种偏析现象越严重。这种不均匀现象在大料斗内和炉喉部位仍然重复着。为了消除这种不均匀现象,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将小料斗改成旋转布料器,或者在小料斗之上加旋转漏斗。

A 马基式旋转布料器

马基式旋转布料器是过去普遍采用的一种布料器,由小钟、小料斗和小钟杆组成,上边设有受料漏斗,整个布料器由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旋转,由于旋转布料器的旋转,所以在小料斗和下部大料斗封盖之间需要密封。

小钟采用焊接性能较好的ZG35Mn2铸成,为了增强抗磨性也有用ZG50Mn2的。为便于更换,小钟都铸成两半,两半的垂直结合面用螺栓从内侧连接起来。小钟壁厚约60mm,倾角50°~55°。在小钟与小料斗接触面堆焊硬质合金,或者在整个小钟表面堆焊硬质合金。小钟关闭时与小料斗相互压紧。小钟与小钟杆刚性连接,小钟杆由厚壁钢管制成,为防止炉料的磨损,设有锰钢保护套,保护套由两个半环组成。大钟杆从小钟杆内穿过,两者之间又有相对运动,大、小钟杆一般吊挂在固定轴承上。

小料斗由内、外两层组成(图5-1中8、9),外层为铸钢件,起密封作用和固定传动用大齿轮。内料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由钢板焊成,内衬以锰钢衬板;下部是铸钢的,承受炉料的冲击与磨损。为防止炉料撒到炉顶平台上,要求小料斗的容积为料车容积的1.1-1.2倍。

这种布料设备的特点是:小料斗装料后旋转一定角度,再开启小钟,一般是每批料旋转60°,即0°、60°、120°、180°、240°、360°,俗称六点布料,要求每次转角误差不超过2°,这样小料斗中产生的偏析现象就依次沿炉喉圆周按上述角度分布。落在炉喉某一部位的大块料与粉末,或者每批料的堆尖,沿高度综合起来是均匀的,这种布料方式称为马基式布料。为了操作方便,当转角超过180°时布料器可以逆转,例如240°可变为-120°。

这种布料器尽管应用广泛,但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是布料仍然不均,这是由于双料车上料时,料车位置与斜桥中心线有一定夹角,因此堆尘位置受到影响;二是旋转漏斗与密封装置极易磨损,而更换、检修又较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快速旋转布料器。

B 快速旋转布料器

快速旋转布料器实现了旋转件不密封、密封件不旋转。它在受料漏斗与小料斗之间加一个旋转漏斗,当上料机向受料漏斗卸料时,炉料通过正在快速旋转的漏斗,使料在小料斗内均匀分布,消除堆尖。其结构示意图见图5-2a。

图5-2 布料器结构示意图

a—快速旋转布料器;b—空转螺旋布料器
1—旋转漏斗;2—小料斗;3—小钟

快速旋转布料器的容积为料车有效容积的0.3~0.4倍,转速与炉料粒度及漏斗开口尺寸有关,过慢布料不匀,过快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炉料漏不尽,部分炉料剩余在快速旋转布料器里,当漏斗停止旋转后,炉料又集中落入小料斗中形成堆尖,一般转速为10~20 r/min。

快速旋转布料器开口大小与形状,对布料有直接影响,开口小布料均匀,但易卡料,开口大则反之,所以开口直径应与原燃料粒度相适应。

C 空转螺旋布料器

空转螺旋布料器与快速旋转布料器的构造基本相同,只是旋转漏斗的开口做成单嘴的,并且操作程序不同,见图5-2b。小钟关闭后,旋转漏斗单向慢速(3.2r/min)空转一定角度,然后上料系统再通过受料漏斗、静止的旋转漏斗向小料斗内卸料。若转角为60°,则相当于马基式布料器,所以一般采用每次旋转57°或63°。这种操作制度使高炉内整个料柱比较均匀,料批的堆尖在炉内成螺旋形,不像马基式布料器那样固定,而是扩展到整个炉喉圆周上,因而能改善煤气的利用。但是,当炉料粒度不均匀时会增加偏析。

空转螺旋布料器和快速旋转布料器消除了马基式布料器的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增强了炉顶的密封性能,减小了维护检修的工作量。另外,由于旋转漏斗容积较小,没有密封的压紧装置,所以传动装置的动力消耗较少。例如,255m3高炉用马基式布料器时传动功率为11kW,用快速旋转漏斗时为7.5kW,而空转螺旋布料器则更小,2.8kW已足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