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西点式思考和行动:不满足现状,追求完美!

西点式思考和行动:不满足现状,追求完美!

时间:2023-12-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永不满足于现状西点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难度不断提高的训练科目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满足于现状很容易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危险来临的时候依然浑然不觉。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就要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事实上,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只有把它“做到最好”才能真正成功。

西点式思考和行动:不满足现状,追求完美!

永不满足于现状

西点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难度不断提高的训练科目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西点前学员团团长麦康尼夫说:“闲暇时光如果不用来读书,以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而在无所事事中任其流逝,是非常可惜的。”西点要求学员永远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永远都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西点有这样一个口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是第一就要努力成为第一,而即使你是第一,也永远可以做得更好。在西点,没有常胜将军,哪怕你是第一,你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这样的挑战来自于他人,同样也来自于自己。

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获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前进,便会被别人所赶超。

西点永远需要最好的领导者,需要永远前行的军人,而不是拥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骄傲的将军”。

西点军校毕业的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对成功的意义更大。西点的著名名言也是这么说的:“You will shape up or shake up”,即你要不断进取、发挥才能,否则将被淘汰。

“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做得够好了,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5个月!”这是比尔•盖茨时常训诫员工的话。这话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细细品味,确实发人深省。

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对工作持有“只要称职就足够了”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做到最好。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想法,让他们永远无法得到老板的青睐,永远难以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等到被解雇的通知单。

查理进入麦克森公司的第三年,他没有接到公司续约的通知,反而接到了公司的解雇通知。查理非常不解,自从进入公司,他一向中规中矩,无论与上司还是同事相处都很有分寸,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按照岗位职责来说,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人,为什么要解雇自己呢?他找到经理询问缘由,经理说:“确实,你是一个称职的员工,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岗位上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卓越员工。”

查理的遭遇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仅仅称职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满足于现状很容易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危险来临的时候依然浑然不觉。

很多员工在没有一点成绩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但一旦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自我满足的心态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大家都知道乌龟兔子赛跑的故事,兔子败就败在自满。因此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工作中切忌自满!尤其不要被既有的成绩遮蔽了广阔的视野,从而失去奋斗向前的动力。(www.xing528.com)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员工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会一蹴而就,但是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就要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项目会议上,总经理让他的下属们针对自己的工作谈一些看法,有一个部门经理站起来慷慨陈词:“我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产生一些怀疑。在这两年之中,在首席执行官的指导下,每个部门都接到了上百个项目,有许多项目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但往往进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这样下去,会毁了公司。我们难道不能抓一些大一点的项目?或者我们能不能为每一个部门分配一些不浪费人力资源和资金又能迅捷见到效益的项目?这些项目不必太多,只要能见到效益,又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们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这位经理的一番话,震动了总经理和坐在周围的各位部门经理,他们都为这位经理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整个下午,大家放弃了原先开会的议题,针对这位经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重新制定战略目标,结果,经过重新调整的战略规划,为公司节省了许多开支,加快了公司发展的步伐。

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完善自己工作的前提。很多人都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状况,习惯于按照上司的安排埋头工作,不想学习,也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思考,认为自己按照上司的指令,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了,纵然出现了失误和漏洞,也不关自己的事。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将会让自己的头脑中充满惰性,失去了创造的活力和创新的思想。

有些谨小慎微的员工认为,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要按照熟悉的一切工作,不要打破工作的秩序,也不可轻易尝试新的方法,更不要承接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固然,循规蹈矩的人用大家习惯的做法处理自己的工作,一般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仅做到不犯错误,是不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

在现今这种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公司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对公司持有认真负责态度的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质疑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帮助公司完善体系,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除了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让自己从“出色”做到“卓越”。在公司中,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做得可以了,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总是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只有把它“做到最好”才能真正成功。这也是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经验之谈。

当每个员工将“做到最好”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并获得更多的回报。

当然,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把“我已经做得够好的了”当成一种习惯时,其后果将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会给你的上司和公司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它将影响到你个人前途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