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八角寨和云台山:震撼丹霞美景

广西八角寨和云台山:震撼丹霞美景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角寨(云台山)>>>青峰赤壁丹霞魂它是“甲天下”桂林大旅游圈中精美的一环,是逶迤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山中的一块“宝玉”。与福建武夷山和广东丹霞山等处丹霞地貌相比,广西八角寨丹霞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分布最为集中,特点尤为突出,被专家誉为“丹霞之魂”。观赏八角寨,大多取道阳龙庵上山,主要看那丹霞地貌之险峻雄奇。八角寨也是龙的化身,龙的栖息地。

广西八角寨和云台山:震撼丹霞美景

八角寨(云台山)>>>青峰赤壁丹霞魂

它是“甲天下”桂林大旅游圈中精美的一环,是逶迤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山中的一块“宝玉”。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的“选美中国”评选活动,它以“青峰赤壁丹霞魂”当选“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它就是资源县的八角寨。

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以其主峰生出八个翘角并常年云蒸霞蔚而得名,位于资源县城东北30公里梅溪乡大坨村至黄沙江八角寨一带,距桂林市130公里,北部、西部与湖南省新宁县交界。南北长33公里,东西沿资江及资江两岸分布,宽3~9.6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与福建武夷山和广东丹霞山等处丹霞地貌相比,广西八角寨丹霞地貌发育最为典型,分布最为集中,特点尤为突出,被专家誉为“丹霞之魂”。

八角寨丹霞地貌由距今1.35亿~0.65亿年前的白垩纪紫红色砾岩、砂岩等构成,软硬相间的岩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受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以及水流侵蚀、削蚀和溶蚀,形成丹霞地貌特有的方山状、墙状、柱状等奇峰异岭。自1988年起,八角寨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观赏八角寨,大多取道阳龙庵上山,主要看那丹霞地貌之险峻雄奇。

通往阳龙庵的新建圆形拱门,首先步入一片密密匝匝的翠竹林,走出竹林,即登上下凹上凸的山崖壁腰,走过一道150多米长的石檐,沿着一条鳄鱼背似的山脊拾级而上300多米的梯径,然后穿过一片树丛,再翻过一小山坳,便进入了“幽魂谷”。

“幽魂谷”即是三山交会点中的一处幽深莫测的渊隙,酷似长期水流冲刷而出的石窟,像个深渊。石窟的岩壁因风化程度不同而深浅不同,整个岩体有如一个头大无比的骷髅,由于光线暗淡,下面深渊尤呈险状,自古无人进入。相传石窟每在天变之时,常作奇怪声音,像人泣、像兽嘶、像鸟鸣,故又名“鬼哭渊”。而今新凿路径横跨渊顶从那老鹰筑巢的洞口依壁而过,渡短桥,经栈道,往往走得人们胆战心惊。

历经艰险,始到阳龙庵。八角寨西北山腰有500米绝壁横贯,形似巨龙,阳龙庵就处在巨龙口内,两条山路从龙口两边延伸,有似龙须飘忽。在庵内小憩片刻,便可去探那神秘的“龙耳”。

先入巨龙左“耳”,见深凹狭长的石岩能避风遮雨,可屯兵宿营,岩口竹林叠翠,如耳中茸毛,阻隔世外风沙,保持冬天温暖。人在岩中言语,轻音绕壁,良久不断。传闻夜间留宿岩中,必有好事入梦,次晨到尼庵烧柱灵香,所梦之事便可如愿以偿。

八角寨丹霞地貌 (何福章/摄)

巨龙右“耳”,则是三座高楼般巨石垒就的石洞,外边耳叶高挑,里边怪石狰狞,洞内面积300多平方米,空高8丈有余,奇怪的是三石相会之处,留有一道4尺多宽的隙缝透光相接,使得洞顶形成一个摩天连地的黑体“人”字,故得名“人字天”。伫立人字天底,仰望头顶“人”字,无不心生“看人容易做人难”的无限感慨。(www.xing528.com)

南风寨、罗卜寨、黄皮寨、八角寨下寨,方圆几十里,八八六十四寨,八九七十二山,寨寨升姿色,山山呈丹霞。山与寨间峰峦簇拥,溪流纵横,幽沟险壑,路道环回,时常有人山下迷路,故而谓之“迷魂山”。有诗云:

峰拥云台数万重,幽深险峻胜仙宫;间关乱布迷魂阵,敢使英雄困其中。

比之“迷魂山”,更为险峻而又格外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颤魂摇魄的“群螺斗势”。距八角寨山脚以北一里许,五只拔地而立、盛气丰盈的巨大石螺,自南向北,交相错列,在周围龟群蚌众的簇拥之下,争容比貌,斗势赛威。其中一螺,腰间缠着一条有如大花蟒蛇的巨石。然而,胆大犯天的另一石螺,倚仗身旁一80米长的石槌,临空对劈,虽未击中对手,却在地上捣出数丈深陷,吓得另外三螺目瞪口呆,骇然身倾,就连近旁裁定胜负的“百岁老人”也惊得浓眉倒蹙,瞠目结舌。见此情景,无不毛骨悚然。

其实,雄劲和灵秀对应、险峻与幽静交织的八角寨,雄在石,秀在山,静于山脚,险在峰巅。走出阳龙庵后山门,路道突然折转九十度大弯由北往东而上。待过“罗汉肚”时,石径极为狭窄,行人不敢下视。然而就此举头慢步之时,则是“云台凌空”的最佳视点。但见八角寨峰巅,八只翘角飞升,一峰叠嶂连云,劈地摩天。名曰云台,形若王冠,险峻碧霄,威震八方。踏着云梯,上到八角寨,进入云台山门,内中薄雾轻笼,片片竹林若隐若现,株株古松时露时藏,满眼云缭雾涌,仿佛走进一个一尘不染、缥缥缈缈的仙山环阁。

伫立八角寨顶,凭眺楼台山下,映入眼帘的尽是千奇百怪的丹霞景观。

被誉为八角寨群龙之首,腾地而矗立天云中的龙头香,横空出世,刺破苍穹,龙首翘望的山下:“眼睛石”,横看成岭侧成峰,春夏秋冬意不同;“情侣峰”,情真意切心相应,朝朝暮暮影随行。“天狗喘月”、“鹦鹉迎宾”、“仙鹅孵蛋”、“神鹰猎食”等近百个景点,天然而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把大自然的灵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八角寨也是龙的化身,龙的栖息地。好些山岭都以龙命名。降龙山,昂首腾空,酢似欲逃厄运;龙脊岭,逶迤延伸,形若弄雾拨云;龙头山,威风凛冽,意欲掀天揭地;二龙戏珠,悠荡神怡,傲视天下无敌。相传很久以前,有人预测,八角寨龙首翘望的湘楚之地,会因龙的灵气造就一代伟人。如今在朦胧弥漫中,人们清晰可见山岗内居高仰卧一巨大身躯,形态却又酷似巨人于斯安详长眠。如果不是亲临其境,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神话般的造就?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十年(1637年)游至此地,面对此景,惊叹不已。

八角寨的来由,有个美丽的传说:当年这里为南岭最南端,是一片汪洋大海,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派出好多人马四处寻找,其中一队从南岭的东段上船,没想到遇到台风,顿失方向,大家纷纷祈祷:只要能够见到陆地,死都愿意。于是,就把从中原带来的田螺推进海里。没想到顿时风平浪静,没有多长时间海水干了,那些田螺变成了三座大螺山,船也变成一座大山。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八角寨的景象。

(佚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