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里巴巴正传:全球五大市场优势直击

阿里巴巴正传:全球五大市场优势直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从全球网民与人数分布来看,根据维基百科上的数据,全球互联网基本格局大致可以分为5个区域。由此,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可看到全球市场的长远趋势。如果阿里想在全球继续其在中国取得的辉煌,必须把15年来走过来的艰辛之路,以及在战略、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再次充分发挥,并最大限度释放内生核聚变般的能量。

阿里巴巴正传:全球五大市场优势直击

因为互联网,过去的全球化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因为互联网,未来的全球化必将以中国为中心展开。但,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化之路将由互联网企业作为排头兵。

我们从全球网民与人数分布来看,根据维基百科上的数据,全球互联网基本格局大致可以分为5个区域。

首先,看全球的人口数量与网民分布,从中可以算出潜在的网民,明显可以感觉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必须真正地依靠互联网,不然永远也别想打“翻身仗”。到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会接近3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0%,其中三分之二的用户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网民总量和增速都超过发达国家,实际上发达国家的人口和网民的增长都遇到了瓶颈。在那些尚未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约有90%的人均来自发展中国家,说明未来新增网民的主力在发展中国家。

国际电信联盟20145月统计的数据

注:*估算

来源:国际电信联盟(ITU/ICT指标数据库

其次,从各大洲分别来看,情况差异明显。到2014年底,非洲将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访问互联网;美洲将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访问互联网。目前,欧洲的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约为75%;而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

由此,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可看到全球市场的长远趋势。发表上述数据报告之后,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局主管布拉希马·萨努(Brahima Sanou)称:“全世界人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亲密关系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而以阿里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也到达了这个“分水岭”。特别是在走向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有大局的印象?我们认为阿里在世界的5大区域市场的选择上可有所侧重,可突出自身优势,避开或削弱不利因素,更好地作为中国走出的“第一商业代表”,给后来者以启迪。

我们划分五大市场的网民状况与市场潜力等因素,主要基于下面的数据。全球截止到2014年人口为71亿,网民为30亿,还有41亿网民等待着触网。

全球主要国家网民与潜在网民数量

续表(www.xing528.com)

来源:维基百科,网民依据2012年底数据,人口依据20132014年间数据

走出去面对的五大市场概略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想在世界市场站住脚跟,需要更好地把握全球五大市场的人文地理、基础条件以及未来的趋势特征,只有更好地把握各个地区的本质特点,才能为更好地进军美欧及周边的市场做好充足准备,踏踏实实走出国门。

如果阿里想在全球继续其在中国取得的辉煌,必须把15年来走过来的艰辛之路,以及在战略、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再次充分发挥,并最大限度释放内生核聚变般的能量。

实际上在中国这个网民大国基础上,阿里积累了可观的企业进取经验。最为典型的就是马云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步步从网络空间1.0思维,逐步走向2.03.0,扎实而有力地走向未来的全球网民60亿的大市场,撬动网络空间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商业经济格局。

首先看Cyberspace1.0的思维,最早阿里以B2B业务,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与物流的加速流通,开辟了阿里的15年长征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把企业、供货商的信息采集、汇聚和扩散,按照单线流动,线上引导线下的方式一步步将现实空间的商务谈判、贸易接洽、实时联络转化成网络辅助的集约化流程。

这期间的主要特点和业务模式可见下表:

续表

对于阿里巴巴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贡献越大,争议越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马云所创造的阿里巴巴在各方面引起的“震动”都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专家座谈会上,有人直言“阿里巴巴对社会就业(传统门店生意)的冲击是其原罪”的说法。这完全误解了阿里巴巴存在的巨大进步价值。

展望下一个十年,在网络空间思维引导下,也就是c思维模式的3.0状态下,马云及其带领下的阿里巴巴,继续坚持从人出发,从生态出发,以商业为契机,以每个平凡大众与组织的生产生活为落脚点,从服务个人、组织、企业、社会、国家、全球,从商业、工业、农业、各行各业上升到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科技,甚至外交、军事、体育、哲学的深刻触及。我乐观地大胆揣测:马云及其网络空间的理想终将成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无缝融合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