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腹部创伤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感染休克

腹部创伤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感染休克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伤后腹腔存在严重感染者可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重者发生感染休克。③伤后上腹或右侧腹痛,同时出现右侧大腿放射性疼痛,可能存在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3.辅助检查包括生命体征检查、腹部检查和肛门、直肠、阴道内诊及影像学检查。若经一段时间观察,肠鸣音恢复正常,多表示无腹腔内脏损伤或损伤较轻。

腹部创伤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感染休克

【病情分析】 腹部外伤诊断的关键是确定有无腹内脏器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性休克与腹膜刺激征。应仔细询问受伤的时间及部位,受伤时的体位、致伤物的种类。

1.外伤史

(1)单纯腹壁伤:腹痛部位局限,体位改变疼痛无明显变化,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减轻。

(2)肝脾创伤

①腹痛范围较广泛,在搬动或变动体位时疼痛更为明显,腹痛常逐渐加重。

②恶心、呕吐,创伤早期即出现休克。

(3)胃、十二指肠及其他空腔脏器、结肠、直肠创伤:刀割样剧烈疼痛,晚期休克,呕吐物常有鲜血或血块。较晚出现腹胀、便血或肛门有血液流出。

(4)开放性腹部创伤:腹壁见穿透性伤口,腹内脏器可有外露。

2.症状

(1)腹痛:为首发主要症状。

①单纯腹壁伤:腹痛部位局限,体位改变疼痛变化不明显,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减轻。

②腹内脏器伤:一般腹痛范围较广泛,常逐渐加重,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

③胃、十二指肠、近段空肠、胆道和胰腺损伤:由于大量胃液、肠液、胆汁、胰液流入腹腔,可引起刀割样剧烈疼痛。

④单纯的腹内出血:腹痛相对较轻,有时仅有胀痛或钝痛(此种情况应重视观察和反复问诊)。

(2)恶心与呕吐:为腹膜受刺激常见的症状,上消化道损伤时,呕吐物常有鲜血或血块。

(3)休克:多为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大出血所致,单纯腹壁伤,一般不发生休克。出血量越多,休克也越重。伤后腹腔存在严重感染者可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重者发生感染休克。

(4)血尿:表示有泌尿系损伤。若伤后无尿,膀胱叩诊无实音区,可能为膀胱破裂。

(5)腹胀:一般出现较晚,多为腹腔感染引起肠麻痹所致。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腹膜后出血,都可引起腹胀。

(6)便血:结肠、直肠损伤,可有便血或肛门有血液流出。

(7)伤口:开放伤均有伤口存在。伤口较小者,可因皮肤和肌肉收缩,使伤口进一步缩小,甚至不易被发现。有的伤口可不在腹部,甚至远离腹部,如弹道伤。

(8)其他特殊症状:腹部外伤后,可出现放射性疼痛。

①左肩疼痛:提示脾脏损伤,右肩疼痛,提示肝脏损伤。

②伤后出现两侧睾丸剧痛或阴茎异常勃起,常表示有腹膜后空腔脏器破裂,为脏器内容物刺激腹膜后神经所致。

③伤后上腹或右侧腹痛,同时出现右侧大腿放射性疼痛,可能存在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

3.辅助检查 包括生命体征检查、腹部检查和肛门、直肠、阴道内诊及影像学检查。

(1)脉搏血压:应两者结合观察。休克早期主要表现为脉搏细数,若脉搏进行性加速,血压进行性下降,为大出血的特征。若血压无明显变化,脉搏持续增快,多为空腔脏器损伤引起的腹膜炎。受伤一段时间后血压突然下降,常为延迟性脾破裂大出血。晚期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多为腹腔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2)腹部检查

①视诊:注意腹部皮肤有无擦伤、瘀斑、血肿,腹式呼吸有无受限,腹部是否膨胀。注意观察伤口清洁度、大小、流出物、能否看到内脏及是否有内脏脱出等。观察伤口流出物,若不断有鲜血流出,表示有活动性出血;有胆汁流出者,常为肝、胆或十二指肠损伤;胃肠液流出,常为胃、小肠损伤;粪便流出,为结肠损伤;尿液流出,表示有泌尿系损伤。(www.xing528.com)

②触诊:腹内脏器损伤的重要体征为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压痛最明显处,常为脏器损伤部位。腹腔内出血,早期压痛及肌紧张较轻,反跳痛常不明显。空腔脏器伤,则压痛、肌紧张、反跳痛明显。休克严重时,这些体征可被掩盖或表现不明显。腹壁血肿、腹内血肿、肝脾肾包膜下出血时,可扪及包块。注意两季肋部有无肋骨骨折征象,如有应高度警惕肝、脾损伤,并做相应检查。

③叩诊:实质性脏器内出血及空腔脏器破裂,均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实质性脏器损伤轻微、出血较慢时,可在脏器周围形成凝血块,该脏器实音区扩大。空腔脏器损伤时,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

④听诊:腹内脏器损伤,肠鸣音多减弱或消失。若经一段时间观察,肠鸣音恢复正常,多表示无腹腔内脏损伤或损伤较轻。

⑤直肠或阴道内诊检查:可确定有无肛管、直肠、子宫、附件损伤。腹(盆)腔内出血、积液或炎症感染,直肠膀胱窝或直肠子宫窝饱满。女性可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术确诊。

(3)其他检查:包括X线检查(胸腹)、B超检查、化验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诊断性腹腔灌洗、CT检查等。

【处置策略】 急救的关键在积极抗休克,早期手术治疗。

1.一级处置

(1)仔细询问外伤史,检查伤口并对伤情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症状为腹痛、休克、恶心、呕吐、腹胀、便血与血尿。

(2)脉搏>100次/min,血压低于90/60mmHg,积极补液抗休克:静脉滴注平衡盐液500~1000ml;止血:5%葡萄糖溶液250ml加酚磺乙胺(止血敏)3.0g、加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3g静脉滴注。

(3)腹部穿透性伤:开放创伤,腹腔脏器可以从伤口脱出,注意不要将其送回腹腔,以免加重腹部污染。对于脱出的内脏,先盖上敷料,再用略大于脱出内脏的碗覆盖保护内脏,不要压迫脏器,然后用三角巾或布带包扎固定(固定时松紧要适当,防止保护环或碗移动或脱落),包扎后取仰卧位,屈曲下肢,腹部保温,防止肠管过度胀气。

(4)在给予上述急救处理的同时,呼叫“120”急救系统,后送上级医院。

2.二级处置

(1)一般急救处理同一级处置方法。

(2)查体: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痉挛或强直、肝脾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等。

(3)实验室检查:腹内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可下降,白细胞略升高,空腔脏器破裂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泌尿器官损伤情况。胰腺损伤时,血尿淀粉酶数值多有升高。

(4)腹部平片或腹部透视:了解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膈肌动度、肝脾影有无增大、腹膜后有无积气、肠管积气程度、有无异物存留及其部位。

(5)B超:了解有无内出血、腹腔是否有积液。肝脾包膜下血肿、肝、脾破裂等。

(6)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腹穿见不凝血为阳性,可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如为阴性而又高度怀疑有腹内严重创伤时,应行腹腔灌洗检查。

(7)估计出血部位、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并抗休克。

(8)排除和救治多发伤有创面者清创缝合并肌内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9)情况允许后将伤者紧急后送上级医院。伤情危急者,不能后送时,紧急开腹探查。

3.三级处置

(1)基础急救处理同二级处置。

(2)继续抗休克治疗。

(3)进一步实验室检查:血细胞比容、血清淀粉酶。

(4)腹腔镜、腹部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5)早期进一步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