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外景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是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的皮亚诺和美国的罗杰斯。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内景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近景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像一个夺目的瑰宝,镶嵌在巴黎市内。它不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文化中心,而且是巴黎的一大名胜。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坐落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管道纵横,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黄、蓝、绿、白等颜色。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文化工厂”之称。

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是在1969年时,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击退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于是倡议兴建一座现代艺术馆。1972年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地上6层。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造中心、大众知识图书馆、现代艺术馆以及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外景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是49个国家的681个方案中的获胜者意大利的皮亚诺和美国的罗杰斯。中心大厦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分为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重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

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文艺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重技派”风格。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其颜色是有规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4个部分:大众知识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创造中心,约4000平方米;音乐音响谐调与研究中心,约5000平方米。连同其他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03305平方米。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幢长166米、宽60米的6层大楼内。大楼的每一层都是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各种使用空间由活动隔断、屏幕、家具或栏杆临时大致划分,内部布置可以随时改变,使用灵活方便。(www.xing528.com)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内景

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设计者罗杰斯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罗杰斯等人的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它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广泛注意,对它的评论分歧很大。有的赞美它是“表现了法兰西的伟大的纪念物”,有的则指出这座艺术文化中心给人以“一种吓人的体验”,有的认为它的形象酷似炼油厂或宇宙飞船发射台。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近景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像一个夺目的瑰宝,镶嵌在巴黎市内。开始时,也像埃菲尔铁塔一样,因为它与众不同而遭到许多非议。现在人们开始习惯了,不但不觉得怪,反而感到非常实用。从1977年2月揭幕后的两年内共接待了大约1400万参观者。现在参观它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埃菲尔铁塔,居法国首位。仅开架式图书馆一处,平均每天接待1万人。它不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文化中心,而且是巴黎的一大名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