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和辉煌,50年代之后,旗袍渐渐地从新中国生活中淡出了,直至完全消失……
而在建国之初,旗袍并没有马上退出。
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一批开国功臣被任命为驻外大使,他们脱下军装,换西装打领带;大使夫人们则开始学习穿旗袍。旗袍仍是建国初期的女性礼服。一些文艺工作者或国家领导的夫人出国访问前,也都请专人定做旗袍。相比后来的政治环境,50年代初期还比较宽松,女性旗袍的颜色还鲜艳明亮,刺绣、贴花、手绘等装饰手法仍有沿用。
随着政治运动的越来越频繁,此后的几年间,旗袍和旗袍的穿着者都还没有意识到,新中国的衣饰标准会把这样的服装也列入旧社会余孽的范畴。随着一场场政治运动的此起彼伏,社会生活开始弥漫极“左”的政治气氛,新社会倡导的审美意识里也包含着对打倒阶级、被改造阶层及他们生活方式的蔑视与批判,并引申到穿旗袍、穿西装的人本身。从此以后,旗袍被悄悄地藏到了箱底,仅有少数人在逢年过节或特定场合时偶尔穿用,并常常在旗袍外罩背心、毛衣等来弱化旗袍的妩媚。
穿旗袍的人们难以料想,这种优雅的东方女装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徐广亨供
倒霉的西装和旗袍被打上了“旧社会”、“非无产阶级”的印记。在当时的社会目光中,合体挺括的西装与雅致秀丽的旗袍简直就是资产阶级罪恶的化身。
传统旗袍紧身合体的形式自然不适合体力劳动时穿着,而且极富女性味的穿着也不符合新社会的审美。尤其在内地,女装流行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甚至直接穿男装。旗袍所代表的闲适的女性形象在这种社会氛围里失去了生存空间,注定在劫难逃。(www.xing528.com)
从50年代开始,旗袍进入了它的衰落期。
但在新中国早年的服装舞台上,凋零的旗袍还曾有过回光返照似的闪现,那是1956年。当时有过政府号召穿花衣的一个极短暂时期,旗袍与其他连衣裙、花衣裳一起重返社会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时期的旗袍面料以棉布为主,装饰简约,色调朴素,穿旗袍的姑娘梳着长辫子,也算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
旗袍在极左政治气候下,渐被打入冷宫。张茹供
1958年6月我国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九届国际时装会议,并展示了以旗袍为主的26套中国服装。选送参展的旗袍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且做工精细讲究,得到与会者们极高的评价,但仅限于这项外交活动、政府行为。虽然一些特定身份的女士也还能在某些场合穿着旗袍,但旗袍和旗袍所代表的中国旧日服饰辉煌毕竟渐渐远去了。
同样,在50年代初,西装虽然没有正式地被否定,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促使人们更换衣装,西装的市场也日趋萎缩。红帮裁缝们用做西装的方法改做中山装、人民装。在1952年的10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各机关、学校、群众团体的领导传达了国庆盛典筹备会的精神,要求参加庆祝游行的成员穿着整齐漂亮,男穿西装,女穿花衬衣、裙子。从此,以后每年“十一”、“五一”庆祝游行、集会都成为一次所谓“服装赛会”。但到1957年以后,极“左”的思潮渐占上风,节日的庆祝游行也不再提倡穿西服了。西装旗袍从此从中国人身上消失,直到80年代后重又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