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女性衣裳遭受委屈,百年流变见证

中国女性衣裳遭受委屈,百年流变见证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年龄的她们损失了十多年的美丽时光,被迫放弃了与生俱来的女性审美,只能与中性化了的简陋服装相伴。这期间的女衬衫并无任何特色,一般是一字领或八字领,面料使用细布或府绸或“的确良”,分长袖或短袖两种。首先号召妇联、革委会女干部带头穿着,甚至有些单位还以穿不穿这种裙子作为评定个人政治态度的标准。在无人响应的情况下,“江青裙”不了了之。

中国女性衣裳遭受委屈,百年流变见证

无论是“文革”期间还是“文革”结束以后的70年代末,这两个时期段的服饰并无太大的变化,男装依旧是“老三样”,中山装依旧是那个时期的主流服装。色彩依旧是“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

通过那个年月的照片能够重新回忆起那个年代的男装女装:男人们通常穿着松松垮垮的蓝色或灰色棉布中山装,剃着三七分的发型,不知为什么而高兴着;女青年穿单色或格子布料的两用衫、衬衫,剪发或者扎两根长辫子,长辫子姑娘在人前的典型动作,就是将又粗又长的辫子拉到胸前抚弄,朴实而纯真。

这一代女性很委屈,这种委屈来自于扼杀一切美好事物和个人意志的时代。不同年龄的她们损失了十多年的美丽时光,被迫放弃了与生俱来的女性审美,只能与中性化了的简陋服装相伴。后来,一位女士写下了母亲和她自己对这种“革命”的反感:

与花无缘的花样年华

一个女人的青春短暂得就像是一个夏天。妈妈几乎没穿过几次那条布拉吉,就把它挂起来了。到了“文革”,这些与革命无关的衣服就老老实实地蹲在箱底了,只是每年夏天拿出来晾晒一次,见见久违的天日。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箱子里这么多好看的衣服,妈妈却穿着那毫无样式可言的灰衣服或蓝衣服呢?为什么革命非要包括不许穿戴漂亮这样的内容,尽管我还是个小孩子,却仅仅从穿衣服这点上,隐隐反感这种生硬的“革命”了。(8)

70年代,女人们的专用服装基本还是春秋衫和中式袄衫。到了“文革”后期,人们开始对服装局部细节进行改造,领子变大变小,领角或尖或圆;口袋由挖袋改贴袋,明袋里面垫上海绵或绳子,用明线压出凹凸的线条,等等。纺织行业也开始恢复了一些美术设计,衣料颜色开始有少许变化;衣料品种上增添了各色宽灯芯绒和素格外衣呢、素条格布。(www.xing528.com)

70年代后期,中西式棉袄罩衣普遍流行,西式装袖的中式立领外褂体现了最主要的女装变化。其他的变化表现在口袋和扣子上:暗袋、斜插袋、明袋、挖袋,扣子也由原来单一的“算盘扣”变化成有机玻璃扣、布包扣、琵琶盘扣等。面料也由单色平纹布发展到格呢、花布和“的确良”等。

这期间的女衬衫并无任何特色,一般是一字领或八字领,面料使用细布或府绸或“的确良”,分长袖或短袖两种。长袖衬衫的形制一般是:直摆、尖领或方领、接袖克夫(袖口)、颜色以白色为主,辅之以淡蓝色和灰色,短袖衬衫与长袖同。一般都有些许肩胸省或腋下省,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时髦手段了。

有必要提及的是,“文革”后期曾出现过一种所谓“江青裙”的裙装。这位“文革”“旗手”突发奇想,设计了一种连衣裙式的裙装,自誉保持了民族特色,兼具“革命”意味。这种裙装上身是明式和尚领绣花衫,下身连一条百褶花裙,中间用一根同色同质料的花腰带连接。为配合这种裙装,江青还叫人仿照制作了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鞋,一是传统戏中的“福子履”;另一种是唐俑脚上的鞋,设计出矮靿、千层布底、橡胶后跟、鞋头呈扇形的黑布鞋,人称“江青鞋”。这种服装并未正式命名,江青本人也未给予明确的名称,有的人称它为江青式的“布拉吉”,但更多的人戏称它叫“江青裙”。

颇为有趣的是,这种裙式也像政治运动一样,被自上而下地推行。首先号召妇联、革委会女干部带头穿着,甚至有些单位还以穿不穿这种裙子作为评定个人政治态度的标准。可是,“文革”大势将去,这种强制做法恰似强弩之末,不再有吓人的威势。在无人响应的情况下,“江青裙”不了了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