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7条定位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7条定位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越位就是不超过你的位置去做事,不超过领导的位置去做事,不要挑战领导的权威。突击小组的领导是临时委派的。定位就是找到你在组织中的位置,定位是你对自己的评估和了解,定位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位员工更多要做的是对自己产生期望,而不是对周围的环境做过多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不现实的。他认为和目前这笔订单的利益相比,长久的客户关系更为重要。

17条定位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情境:

在职场中,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要出力而不要越位。不越位就是不超过你的位置去做事,不超过领导的位置去做事,不要挑战领导的权威

如果搞不清楚角色、自以为是,就难免会越位。我所在的行业,每年的10~12月是最忙的时候,我会把手下各个部门的领导组织起来,成立一个项目突击小组,去整合本年度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突击小组的领导是临时委派的。有一次,我指派其中一个人主管物力资源的调配,可支配金额有好几百万。结果项目做完后他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事也变得浮夸起来。到了第二年,我也就不再调配他担任这个职务了。

情境分析: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定位,在职场中就很容易越位。当你越位的时候,你的上司就会受到威胁,你的地位也就跟着不稳了。所以说,在职场中,找准定位、出力而不越位是每个人都要遵循的法则。

那么你该如何定位自己?

定位就是找到你在组织中的位置,定位是你对自己的评估和了解,定位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定位就像打篮球一样,上场之前,必须先明确自己的位置:你是前锋,还是后卫,还是负责抢篮板的,这点要搞清楚。

一位从办公室助理做起,通过数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总裁的成功人士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道:“我在许多职位上都待过,不论是什么职位,当进入这个职位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这个职位的要求,然后将这些要求作为我的工作目标。‘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问题我不会去思考。我只知道这些就是自己的目标,目标就是自己的动力。我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然后按照计划去进行。”

会议在职场当中是绝对少不了的,任何一个职场人都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部分人可能还主持过这些会议,你在会议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决定你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同。如果你只是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参加会议,那么你可以尽情发表你的看法,和他人讨论;如果你是会议的主持者,那么你的看法就是次要的了,你所要做的是让与会者畅所欲言,如果作为主持者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忽略了其他参与者,那么这个会议肯定是一场失败的会议。

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公司中所处的位置是你必须要做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也不相同,你要不断地去检查自己是否具备这些工作技能。除了保证自己的工作技能能够满足岗位需要之外,你还要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对于岗位也十分重要,不同岗位所需要的心态也不尽相同。一些员工在调到新岗位之后,只关心自己是否拥有该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而不去注意自己的心态是否能够和岗位相符合,结果同样无法做好岗位工作,使企业内耗增加。同时,一个人对事情的判断也会受到心态的影响,心态不端正,工作当中就会出现差错,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www.xing528.com)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当中,为什么有人能够每天积极快乐地工作,而有人却整日垂头丧气、消极怠工呢?面对工作上的挫折,为什么有人能快速从挫折中走出来,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工作,而有的人遭遇挫折之后就不停地抱怨、失落,不断散发负能量,无法进入工作状态?

很少有人会真正注意这些事实。一位员工更多要做的是对自己产生期望,而不是对周围的环境做过多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不现实的。

很多人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环境如何糟糕,实际上我们的工作环境好坏往往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如何。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在一个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出色英明、同事友善热心、客户善解人意的环境中工作,但是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工作环境吗?即使有,也非常罕见。

符合理想的工作环境只存在于想象,现实当中是不易遇到的,所以当遇到和自己想象有差距的工作环境时,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就尤为重要。你不能掌控周围的工作环境,但是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态,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通常都有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是用人企业最注重的,能力才是。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学历和能力并不能直接联系起来,有学历不代表就有能力,正确的工作态度也是能力的重要表现。

能力是沟通加上专业知识再乘以工作心态所得出来的,这三个要素当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会让你能力不足。心态在这里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沟通技巧都可以慢慢学习,但心态却不能慢慢习得,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心态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曾碰到过一个业务员,他外表十分大众,言辞也很朴实,同一般业务员伶牙俐齿、八面玲珑的风格相比差距很大,但是他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以及产品应用的行业非常了解,让人感觉非常踏实放心。我曾经有一次对他们的供货并不满意,但是鉴于平时的成功合作和他踏实的风格我还是选择他继续合作。

而他对供货上出现的问题显得十分有耐心和诚意,不断和我沟通,提出各种补救方案,一直到我满意为止。这种做事方法就是从长远去考虑。他认为和目前这笔订单的利益相比,长久的客户关系更为重要。之后我对他更加信任,因为他具有的是大部分业务员所不具有的销售素养。

因为他业绩优秀,公司领导曾想让他做销售主管,但是他婉言谢绝了。对此我十分不解,问他为什么不接受升迁,他回答说:“我很适合做销售员,因为我知道如何去做,但是我不懂得如何管理,所以销售主管可能并不适合我。并且现在我业绩不错,收入不一定比做主管少,那我为什么要升迁呢?”

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知道自己在公司中应该坚持的位置,之后他的上司也意识到,比起销售主管他更适合做销售业务。

他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而并不是不断想要向上爬,这很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