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文化遗产:张闻天故居,古代民居建筑典范

上海文化遗产:张闻天故居,古代民居建筑典范

时间:2024-01-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民居急剧消失,张闻天故居不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建筑,也是研究上海古代建筑史,特别是民居建筑的罕见实例。张闻天故居内布置有“张闻天革命史迹陈列室”,展品491件。2002年6月25日,张闻天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文化遗产:张闻天故居,古代民居建筑典范

张闻天故居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邓三村北张家宅,是上海地区十分典型的单层封闭式三合院农居,由正房、东西厢房、偏屋、天井、秀才亭(院门)等组成,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保存完整。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此。由于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民居急剧消失,张闻天故居不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建筑,也是研究上海古代建筑史,特别是民居建筑的罕见实例。
  故居的正房面阔七间,进深六界带前廊,檐口低矮,出檐深远;明间的木构架具有典型江南民居厅堂建筑特征,有雕花眉川、一斗三升牌科、山雾云、雕花穿枋、步枋、水浪机等木构件;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与正房相仿,构架与正房的次间、梢间一样,均为典型的穿斗式木构架,朴素无华;外墙结构极具地方特色,主要是在木构架间砌走砖墙(俗称单壁),外墙面不用石灰粉饰,而是以细篾竹篱护壁(当地称护壁篱)。三合院正面的院墙,以竹篱构筑;正中的院门,形式简陋,倚石立柱,剖竹(毛竹)为瓦。正房和两厢房的屋顶均为歇山式。故居室内地面除卧室用木地板外,其余均为素土夯实;院内天井地坪全部为砖铺。天井四隅筑有排水窨井和排水暗管,直通宅旁小河。故居的总体风貌,溢发出浓郁的农家气息。1989年,因故居地势低洼,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
  张闻天(1900——1976)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1915年毕业于南汇县第一高等小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负总责。建国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59年7月被错误批判后,从事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76年7月1日在无锡逝世。张闻天离开家乡后,曾分别于1958年和1962年重返家乡,受到了家乡父老的热情欢迎。
  张闻天故居内布置有“张闻天革命史迹陈列室”,展品491件。1992年9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2年6月25日,张闻天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