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果分享:职场心疗术-解构强迫症

成果分享:职场心疗术-解构强迫症

时间:2024-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相信自己做过的——化解职场强迫症在职场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骨干、是精英,勤奋与敬业使他们颇受重视,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因此而丝毫不敢有点滴的松懈。在这些“职场模范”的身上,潜藏着的是职场强迫症的影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职场强迫症的人群,往往是在工作上表现不错的人群。职场中人,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进行职场强迫症的自我调适。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

成果分享:职场心疗术-解构强迫症

第七节 相信自己做过的——化解职场强迫症

在职场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骨干、是精英,勤奋与敬业使他们颇受重视,工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因此而丝毫不敢有点滴的松懈。在成就背后,他们被工作俘虏和驱使,即使没有别人的督促,他们也总是鞭策自己,仔细点、再仔细点,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日常工作紧张、临时工作任务加大使他们反复检查工作,生怕出错,虽回家休息,但脑子还在围绕工作马不停蹄地乱想。

在这些“职场模范”的身上,潜藏着的是职场强迫症的影子。中青年是这群人的主流,尤以工作原则性强的职业多发,其中责任感比较强的人群高发。

周小姐今年25岁,是合资企业秘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起草完一份合同文案她总要看数十遍,逐字逐句甚至标点都要念出声。经常躺在床上还觉得文案中写了错别字,好几次甚至半夜回到办公室看文案。

在确认了多次确定无误后,用电子邮件发给客户,周小姐又开始了频繁地检查邮箱,生怕邮件没有真正发出去,一遍遍地刷新邮箱。一旦没有及时收到对方的回执,就会心慌意乱,着急地去发件箱中去查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比对邮件地址,总觉得自己是输错了邮箱地址。如果忘记在“已发送”中保留备份的话,则会越想越不踏实,于是就会再发一次。次数多了,客户就会反应怎么总是收到同样的邮件,浪费对方的时间。因为对方会以为两次收到的邮件内容不同,打印后进行仔细比对,却发现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从事保险营销业务6年的贾小姐对自己的手机有强烈的恐慌:手机摆在床头,睡梦中总是隐约“听”到铃响,醒来反复查看;把手机放在皮包里,经常觉得有振动,其实并没有电话打入。“有时想过不如把手机关掉算了,但做我们这行,信息和客户最重要,关了手机万一错过一个重要信息,就会得不偿失。”贾小姐无奈地表示,手机带给她的精神压力根本无从拒绝。

另外,贾小姐对新闻的关注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贾小姐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机器启动的当儿上厕所,解手完毕再冲出来输入密码,然后返回洗手间刷牙、洗脸。吃早餐时,贾小姐左手面包,右手握着鼠标,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断翻看信息。看电视时,如果同一时段有几个频道都在播放新闻,贾小姐就会用“画中画”监控着,不断转换频道,累得筋疲力尽。

职场强迫症,已经成为一些职场中人的心中之痛,尤其是在现代职场中,人们接触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快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应和处理。在信息的海洋里,许多职场中人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开始变得迷失,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都成为信息强迫症的患者。

所谓信息强迫症,是指个人面对大量信息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为了不错过可能有价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断关注搜集所有信息,它是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常见问题。24小时全天候开机,总觉得手机在响,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偶尔忘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总感觉有大事被错过了;在办公室里,隔几分钟就看看电脑是不是掉线了,生怕漏掉了重要的邮件等等,这些都是信息强迫症的典型表现。

从心理学定义上,强迫症是以行为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停止,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行为方面,高强度仪式化的重复动作,如关门、数车牌、洗澡,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考试时反复检查已答的内容等。

观念方面,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例如认为“男人都没有好的”、“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明知不对的观点却反复强迫自己认同。(www.xing528.com)

思维方面,忍不住思考一些明知无聊、内容意义浅显明了的问题。如“这朵云是从哪里飘来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啊?”

在职场上,强迫症可以说普遍存在,从精神因素上看,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如表现在职场上,是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突然加大的临时性的任务量。

诱发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性格因素。社会因素就是当下社会压力过大,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一些人心理负担过重,因而诱发强迫症;性格因素则是指这些人本身的性格特点,根据临床表现,患有职场强迫症的人,往往具有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做事认真,而且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的性格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性格的人也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职场强迫症的人群,往往是在工作上表现不错的人群。

但是,令人忧虑的是,遭遇强迫症困扰的人群内心受困扰,生活质量受影响,有部分严重的患者痛苦无助会转化为继发性抑郁,极端的会导致自杀。此外,强迫症又是神经症中非常难干预治疗的一种病症。患者都是从小就形成的一种固化观念和思维模式,很难加以改变。

强迫症的纠正主要依靠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减少不确定的感觉。职场中人,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进行职场强迫症的自我调适。

1.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我。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处事原则,你是否对自己和他人的某些方面过分要求完美,这种唯美的心理是引起强迫症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方法是对人对事不必苛求,凡事留有余地,这样才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2.转移注意力。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例如,工作中可以把工作的时间安排得紧一点,这样在做完一样工作内容后,就会自然地开始另外一项工作,让自己没有时间返回头来三番五次地进行没必要的检查。要知道,工作的高效完成,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的快速和质量上的美好,并不是通过反反复复的检查能达到的。一旦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新的工作内容上去,就自然会放松对做过的事情的关注,时间久了,也就克服掉了不断检查的坏习惯。

3.满灌法,即尝试一下子接触你最害怕的东西。比如,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你的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地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地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即不能忍受只是想象出来的;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工作上的强迫行为,与此也是类似的,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自疗。

4.系统脱敏法。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性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

5.当头棒喝法。当你开始进行强迫性的思维时,对自己大声喊“停”,或给助手信息让他喊“停”,但要注意信息要给得及时。当你在自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别忘了向你身边的朋友或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大喊一声“我不要受‘强迫’”。

6.重视强迫症,但不要把其当成严重的病症。对于职场中人来说,警惕工作中出现的强迫行为,注意职场身心健康是必要的,但同时要清楚的是,并不是说工作繁忙紧张,就会患上强迫症,只是那些具有强迫人格的人在精神因素和职场因素的诱发下,才会患强迫症。另外,强迫症状也有轻重之分,只要总体上没有影响到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就不要太把它当成严重的病状来看待。因为,如果把它当成病症来看待,反而强化了症状;如果能够轻松地看待,反而有利于认真工作和强化与工作有关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