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世民:以弱对强、以强对弱的用兵智慧

李世民:以弱对强、以强对弱的用兵智慧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作者在说完这件事后,又引唐太宗李世民自述的“用兵之要”,即“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从而每每取胜,认为他用的便是“孙子之术”。毛泽东的批语,对孙膑的“驷马法”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以弱当强,以强当弱”之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其要旨在以少数兵力佯攻敌大军,再以优势兵力聚敌兵围而歼之。此外,毛泽东对李世民、朱元璋的军事指挥才能作了高度评价。

李世民:以弱对强、以强对弱的用兵智慧

[原文]

忌数与齐诸公子逐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五千金。

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摘自冯梦龙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胜·孙膑》[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

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www.xing528.com)

——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卷二十二《兵智部·制胜·孙膑》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65、66页)

[解析]

《智囊》“孙膑”一条,叙孙膑到齐国住在田忌家里,在田忌同齐国公子比骑射时,他让田忌以最差的马与对方的最好的马比赛,以最好的马同对方中等的马比赛,以中等的马与对方最差的马比赛。结果田忌二胜一负赢了这场比赛。这种制胜之法,被后人称为“驷马法”。作者在说完这件事后,又引唐太宗李世民自述的“用兵之要”,即“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从而每每取胜,认为他用的便是“孙子之术”。

毛泽东的批语,对孙膑的“驷马法”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以弱当强,以强当弱”之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其要旨在以少数兵力佯攻敌大军,再以优势兵力聚敌兵围而歼之。这个观点,也是毛泽东从自己的军事指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此外,毛泽东对李世民、朱元璋的军事指挥才能作了高度评价。这两人都是横刀立马南征北战,从战乱中打出一统天下的封建帝王。关于李世民军事指挥特征,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林克《毛主席和我谈学习的片断回忆》,引自《难忘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善于寻找敌人弱点,集中兵力破袭之,这是古来优秀统帅常用之策。然而,善用此计者,其眼光和魄力均需一流者尚可。否则不免画虎反类犬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