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出有名,让你的成果说话

师出有名,让你的成果说话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王镶夷”口号的提出,遂使地濒东海的齐国成为一个大国。

师出有名,让你的成果说话

1.师出有名,给你做的每件事一个说法

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需要给别人一个交代,这时,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个借口,让自己所做的事有一个能够让别人接受的说法,这样,我们所做的事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才不会受到有些有心人士的阻碍。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顾则功不成。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当的理由,至少是表面上的。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的人,都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个能够为人所接受的借口,籍由借口给别人一个说法。

战国时期齐桓公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任用管仲为卿,推行政治军事经济之改革,提出了“尊王镶夷”的口号,所谓“尊王”,即尊重周室,“攘夷”则是指攻打威胁周王室的少数民族。“尊王镶夷”口号的提出,遂使地濒东海的齐国成为一个大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乱以存邢、卫,解王室之祸而定周奥王之位。特别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兽、宋等八国军队,征伐南方之“楚蛮“,在召陵(今河南鄙城东北)迫使楚国订立盟约,阻止其向北挺进,其立了齐国霸主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与会者有鲁、宋、郑、卫、许、曹等,周天子也派人前往。总计齐桓公在位43年,纠合诸侯共26次。齐桓公“尊王控夷”的口号,煽动民族情绪,取得华夏族拥戴,不管其真实动机是什么,这种战略和政策迎合了当时中原人民的共同心理、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和齐桓公相似的还有曹操:建安元年(196年)七月,董卓死后的第二年,汉献帝在董承、杨奉、张杨、韩逞等人保护下,回到了洛阳。他拜张杨为大司马,杨奉为车骑将军、韩记为大将军,让他们跟随自己,时局暂时安定下来了。

那时,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张杨派人修复了南官,让汉献帝暂时在这里上朝。文武百官没有住的地方,便利用残垣断壁搭设草棚或支帐篷,在里面安身,汉献帝下沼向各地征调粮食,数量太少,也无济于事。因此,公卿大臣自尚书郎以下,都去挖野菜充饥。董承眼看着饿死人的事不断发生,只好给究州刺史曹操写信,请他到洛阳来想办法。

曹操的祖上本姓夏侯,只因为他父亲夏侯篙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才改姓曹氏。曹操年轻时,曾担任济南相和东郡太守。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的时候,他做了典军校尉。后来,又追随袁绍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关东军”失败后,曹操占据了淄阳,自立为东郡太守。后来,曹操进军究州,打败了后起的青州黄巾军,扩充了几十万人马,又自立为究州刺史。这会儿,曹操刚占领了许昌(今河南许昌),就收到了董承的密信。他打算利用汉献帝这一块招牌征服天下,果然带领人马到洛阳来了。(www.xing528.com)

曹操拜见了汉献帝,先拿出粮食来,给公卿大臣每人分了一份,让他们吃顿饱饭。他见洛阳是一座空城,在这里无法解决吃和住的问题,就给汉献帝上书,请他把都城迁到许昌去。汉献帝和公卿大臣巴不得有个依靠,自然都同意。没过多少日子,他们就跟随曹操来到许昌,并决定以许昌为国都,改称为许都。于是,汉献帝便拜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并且还让他兼任司空。这么一来,东汉的朝政大权就转移到了曹操手里。从此以后,曹操借助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攻城略地。由于有了汉献帝的幌子,曹操的很多行为不仅不会受到其他诸侯国的指责,而且能够笼络人心。这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人与人相互交往中,我们有时难免要借助善意的借口、美丽的谎言,因为它出于真诚,是友谊的润滑剂,是关心对方、理解对方的一种表示,对人际关系和谐大有裨益。如果我们会用这种真诚和善意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便更具有艺术性。借口是人际关系重要的润滑剂,可以避免伤害别人。体贴的人常常要用一些“善意的借口”。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妇女应老师的要求,回到家中请她的丈夫给自己列出六项缺点。本来,她丈夫可以给她列举出许多缺点,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借口说自己一时还很难想清楚,等次日想好后再告诉她,第二天,他一起床,便给花店打了一个电话,要求给他家送来六朵玫瑰花,并在花上附了一张字条:“我想不出有哪六项缺点,我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结果,他妻子不仅非常感激他那善意的宽容,而且自觉、自愿地改正了以前的缺点。

日常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用着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比如,我们到朋友或同事、同学家办事,本来自己尚未吃饭,碰到对方正在吃饭,对方出于礼貌请我们一块吃,这时很少有人爽快答应,总会说:“我刚刚吃过了。”或者说:“我还有其他事”而起身告辞。再比如,朋友来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茶杯,这时,你马上会说:“不要紧,你才打了—只,我爱人曾经打碎了三只。相比起来,你的战绩平平。”这种幽默的借口,既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也避免了对方陷入难堪的境地。

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的关系,做到善解人意、与人为善,有时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借口,因为这种善意的借口既能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维护对方的颜面,又可以为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难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