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让人抓住破绽,自圆其说?

如何避免让人抓住破绽,自圆其说?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也要注意这样的含糊语言能够自圆其说,让人抓不住破绽。可见,出了丑,讲了错话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自圆其说,反而能转劣势为优势。

如何避免让人抓住破绽,自圆其说?

3.自圆其说,应变话不要让人抓住破绽

在交际场合中,有些话不宜明说,此时避而不答又是一种不尊重,那么只有含糊其辞,让人摸不准意思,也抓不住把柄。同时,也要注意这样的含糊语言能够自圆其说,让人抓不住破绽。

模糊语言其实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我们常说的“等一会儿”、“大约在元旦前后”、“有空一定来”等等,这样就避免了把话说死,留下很大的回旋空间。在外交上,使用模糊语言的机会更多,如“我们对某人的事态表示关注”、“我们注意到了某某的言论”等等。工作中也常用模糊语言,比如常听到的“最近”、“多数同志”、“基本满意”等等。虽然,这些都是一些模糊性的语言,但如果运用得当,我们就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凭借这些模糊语言自圆其说,让自己的话语无懈可击,让别人在我们的话语中找不到破绽。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后,想除去刘邦这个心腹大患。他的“亚父”范增给他出了个主意,范增说:“等刘邦上朝之后,大王即可问他:寡人封你至南郡,你去不去?如果他说愿意,就可以以其意欲养精蓄锐而有谋反之心,把他定为死罪;如果他不愿意,便可用违抗王命的罪名杀他。”

第二天,刘邦上朝后,项羽高声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郡,你愿意不愿意去?”

刘邦回答道:“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降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

项羽一听,愣了,面对这种回答如何应付,范亚父可没教。只好傻傻地说:“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郡你就别去了。”正中刘邦下怀。

刘邦利用模糊语言,绕开了置自己于死地的陷阱,巧妙地保全了自己。

同一个语词或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或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含义。生活中以及外交场合,我们有时需要用到这种语义转移法,通过语义的转移,自圆其说,来改变不利的情境,或由此表达自己的观点。

盛夏时节,一天,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纪晓岚因为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就脱掉了上衣,赤着膊子,把辫子也盘到了头顶上。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馆来。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下面。

其实,乾隆早就看见纪晓岚的动作了,但他佯作不知,就在馆里故意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后来,他又静坐在书桌旁,摆手示意其他的官员不要做声。

暑伏酷热,纪晓岚在桌子下面大汗淋漓,实在熬不住了,又听见外面静悄悄的,自以为乾隆已经走了,于是便伸出头来向外窥探,问同僚们:“老头子走了吗?”他话音刚落,就发现皇上正坐在自己的身旁呢!

乾隆听了不觉好笑,同僚们亦忍俊不禁。乾隆佯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怎么能讲出这般轻薄随便的话!为何叫我‘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体,就饶恕你,否则就砍了你的脑袋!”

纪晓岚真不愧是铁齿铜牙,他从容地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这难道不叫‘老’吗?您顶天立地,至高无上,这难道不是‘头’吗?天与地是皇上的父母,您难道不是‘子’吗?这些合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www.xing528.com)

乾隆听了他的解释,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罚,反而奖赏了他。

语义转移又常与双关修辞并用。一个外交家或政治人物,既然善于运用语言特义为自己解除因境,那么他就必然善于运用双关修辞保护自己和攻击对方。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青年时期,曾宣布他五十岁时不论政绩如何都退出政坛,然而他五十五岁正是鸿运当道的时候。人们旧话重题,问他如何早已过了五十岁还不退休?田中说,我宣布五十岁退休的话是在二十多年前说的,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才不到六十,现在都超过七十岁了嘛!田中这番话终于给自己解了围,足见转移语义的妙用。

演讲、讲话、论辩,谁都希望有个好的收场,得到个圆满的结局。然而,这需要我们平时多多读书,多多磨练,头脑充实,机智敏捷,反应灵活,并且平日持之有素,习以为常;同时还要培养敏捷的表达能力,以及逻辑与语言修辞素养。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我们将欣赏到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大奖、世界著名作曲家贝托罗先生用小提琴为我们演奏的几首美妙的乐曲。”报幕员用优美的声调对观众报节目。

“可我根本不是什么小提琴家,”贝托罗不好意思地对报幕员说,“我是钢琴家。”

“女士们先生们,”报幕员连忙又说,“不巧,小提琴家把提琴忘在家里,因此,他决定改为用钢琴演奏几支钢琴曲。这个机会更难得,请大家鼓掌欢迎。”

自圆其说可以有很多灵活的方法,下面我们以演讲为例,看看专家给我们总结的比较好用的几种:

首先,将错就错。即兴演讲是在某种特定的现实场景中进行的,它的现场效果,要受演讲者和听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旦发生干扰,就可能造成演讲者无法预料的语言差错,而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倘若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不妨将错就错,来一番即兴发挥,就会消除窘困,获得意想不到的现场效果。

其次,以正改错。在即兴演讲中,演讲者有时因为过于紧张或过于激动而造成口误,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既不可为了面子而置之不理,也不能因为自尊而掩饰错误,“最好的办法是按正确的讲法再讲一遍”(邵守义语),也就是把错误改正过来。倘若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正误对照起来巧作辨析,给听众的印象反而会更加深刻。

第三,化错为正。在即席讲话中,演讲者一旦觉察自己的语言错误,往往会因为心理紧张而产生思维障碍,以致无法继续讲下去。倘若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应立即针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一番合乎情理的阐释,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化错为正的补救方法。

可见,出了丑,讲了错话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时自圆其说,反而能转劣势为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