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需注射药物时,将药液注入腹腔内。腹腔穿刺放液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卧床休息,并予以输液等紧急措施。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卵巢肿瘤、包囊虫病、动脉瘤者应慎行或禁忌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二、腹腔穿刺术的护理

腹腔穿刺术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的操作过程。

(一)目的及用物准备

1.目的

(1)抽取腹水进行化验检查,明确腹水的性质,协助诊断。

(2)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

(3)腹腔内注入药物,达到直接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2.用物准备

(1)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2)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治疗碗、小药杯、止血钳、组织镊、5ml注射器、6号及7号针头、腹腔穿刺针、洞巾、纱布、棉球、培养瓶、持针器、缝针、缝线等。

(3)其他用物:无菌手套、30ml注射器消毒长橡皮管(70~80cm)、酒精灯、火柴、腹带、皮尺、盛腹水容器、1%普鲁卡因10ml,另备无菌手术剪、刀。

(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操作流程

(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其合作。

(2)将备好的用物携至床旁,用屏风遮挡患者,协助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误伤膀胱

(3)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协助患者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好橡皮布及治疗巾。

(4)如大量放腹水,应在放液前测量体重、血压脉搏。盛腹水的容器放置在适当位置。(www.xing528.com)

(5)穿刺部位:宜取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内2/3与外1/3交界处或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左右旁开1~1.5cm。

(6)打开穿刺包,协助医生常规消毒已选定的穿刺部位。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1%普鲁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行浸润麻醉。用穿刺针自局麻点刺入皮下,徐徐刺入腹腔后,先用注射器取少许腹水,留取标本作常规检查及培养。须放液时,在针栓部接上已消毒的橡皮管,引腹水入容器中。

(7)大量放液速度不可过快,液量不宜过多,随着腹水的流出,将腹带自上而下逐渐束紧,以防腹内压骤降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如需注射药物时,将药液注入腹腔内。

(8)腹腔穿刺放液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卧床休息,并予以输液等紧急措施。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后,局部碘酒、酒精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测量腹围,束紧腹带,协助患者平卧。如果用切口穿刺放液。完毕后应协助医生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局部后,用纱布覆盖切口,并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束紧腹带。

(10)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穿刺点应视病情及需要而定,急腹症时穿刺点最好选择在压痛点及肌紧张最明显的部位。

(3)勿在腹部手术瘢痕部位或肠袢明显处穿刺,妊娠时应在距子宫外缘1cm处穿刺。

(4)少量腹水进行诊断性穿刺时,穿刺前宜令患者先侧卧于拟穿刺侧3~5分钟。对腹水量多者,进行腹腔穿刺时,应先将其腹壁皮肤向下向外牵拉,然后穿刺,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

(5)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应停止放液。

(6)腹带不宜过紧,以免造成呼吸困难。

(7)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火棉胶涂抹,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8)大量放液者,应卧床休息8~12小时,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9)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卵巢肿瘤、包囊虫病、动脉瘤者应慎行或禁忌腹腔穿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