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针对陌生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属性分析与整体认识

针对陌生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属性分析与整体认识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学生陌生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抽象,把它与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对照加以识别,从而抽象出这些不同知识之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对此类知识的整体认识,类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针对陌生知识点的复习策略:属性分析与整体认识

四、对策

1.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一些心理暗示,或直接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品质、记忆品质,达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克服困难的目的。同时给学困生进行补差工作,查漏补缺,增加知识量。学科知识的学习具有系统性和累积性,前面的知识掌握如果在量上不足,出现知识上的漏洞,那么将会对后来的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学习上的障碍,所以帮助学困生,应特别注意知识掌握上的查漏补缺,及时加以弥补,以免积重难返。给学生进行思想方法训练,理解数学的公理化思想,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等基本解题分析方法,从易到难进行训练。

2.教学生做到同化与顺应学习。所谓同化,就是主体把新的数学学习内容纳入到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纳入不是机械的囫囵吞枣式地摄入,而是把新的数学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使之与原数学学习认知结构相适应。所谓顺应,是指主体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不能有效地同化新的学习材料时,主体调整或改造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自上而下”进行整合,把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作为一种上位结构,把处于下位结构中的新知识吸收到自身中去,从而完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即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结构中去或形成更丰富、更高一层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把圆锥曲线的弦长公式纳入到求两点间距离的知识体系中,凡是求与圆锥曲线弦长有关的两点间距离问题就可用弦长公式而不必用旧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3.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重组学习。即把已有数学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成分,按照需要重新组合,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更高级的、更具经验和实用的认知结构。为此,教师应先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出知识的基本成分或教材的主干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内容及教学顺序作统筹安排。如对不等式的复习可以按书中编排顺序复习,即不等式性质、证明、解法;也可按不等式的应用分类整理复习,如在求定义域中的应用,在求值域、最值中的应用,在命题证明中的应用。把知识与知识的联系进行重新组织,把各个知识块进行不同方式的联系,便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结构重组实现增值性学习,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www.xing528.com)

4.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学生陌生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与抽象,把它与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对照加以识别,从而抽象出这些不同知识之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对此类知识的整体认识,类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同时又分析、鉴别出它们的个体特征、与已有知识的不同点、差别,在解题中加以联系与区别,从条件与整体知识体系——大容量知识组块的联系中找到解题思路,又能根据条件的不同特征找到具体解法。

参考文献

陈安福.心理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